[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临时充电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5895.5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6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陈嵩;刘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2 | 分类号: | H02J7/32;H02K3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田小伟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移动终端 电磁线圈 磁铁条 可充电电池 按压 充电功能 充电模块 电磁感应原理 数据处理芯片 充电技术 活动设置 驱动磁铁 弹性件 可充电 复位 用电量 导通 装设 显示屏 充电 环绕 显露 客户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智能移动终端充电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临时充电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显示屏,安装在外壳内的数据处理芯片及可充电电池;还包括临时充电模块,临时充电模块包括装设于外壳的电磁线圈、活动设置的磁铁条、用于驱动磁铁条复位的弹性件,电磁线圈环绕磁铁条设置,磁铁条的一端显露出外壳以便于使用者按压,电磁线圈的两端用于导通可充电电池;当智能移动终端没电时,使用者利用手指频繁按压磁铁条,使得磁铁条相对电磁线圈移动,电磁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所产生的电流对可充电电磁进行充电,使得可充电电池具有备用电量,以便智能移动终端的紧急使用,提升客户的体验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移动终端充电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具有临时充电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移动智能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日程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智能手机,在日程生活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移动支付、出行导航、移动办公等,随着智能手机使用越来越频繁,智能手机的电池电量也相对消耗较快,使用者往往会因为智能手机突然没电而带来诸多不便,客户体验度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临时充电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当智能移动终端没电时,使用者利用手指频繁按压磁铁条,使得磁铁条相对电磁线圈移动,电磁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所产生的电流对可充电电磁进行充电,使得可充电电池具有备用电量,以便智能移动终端的紧急使用,提升客户的体验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具有临时充电功能的智能移动终端,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上的显示屏,安装在外壳内的数据处理芯片及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用于对数据处理芯片及显示屏供电,数据处理芯片用于调节控制显示屏的显示内容;还包括临时充电模块,临时充电模块包括装设于外壳的电磁线圈、活动设置的磁铁条、用于驱动磁铁条复位的弹性件,电磁线圈环绕磁铁条设置,磁铁条的一端显露出外壳以便于使用者按压,电磁线圈的两端用于导通可充电电池。
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环绕弹性件设置,弹性件的一端抵触外壳,弹性件的另一端抵触磁铁条。
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弹簧,电磁线圈设置于外壳内,磁铁条包括本体部、分别与本体部两端连接的限位部及盖体部,本体部的外径大于限位部的外径,盖体部的外径大于本体部的外径,本体部用于突伸入电磁线圈内,限位部突伸入弹性件内,弹性件的另一端用于抵触本体部靠近限位部一端的端面,盖体部用于抵触电磁线圈的端面。
优选地,所述临时充电模块还包括弹性套,弹性套位于电磁线圈与盖体部之间,弹性套环绕本体部设置,弹性套用于密封电磁线圈与盖体部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弹性套采用风琴布制成。
优选地,所述电磁线圈包括绝缘圈体及设置于绝缘圈体的螺旋导线,绝缘圈体具有贯穿绝缘圈体的通孔,螺旋导线环绕通孔设置,磁铁条与绝缘圈体滑动配合,磁铁条用于突伸入通孔内。
优选地,所述螺旋导线镶埋成型在绝缘圈体内,螺旋导线为设置在绝缘圈体内的蚀刻导线。
优选地,所述绝缘圈体滚动设置有多个圆球,多个圆球围绕通孔的中心轴线设置,圆球突伸入通孔内并用于抵触磁铁条。
优选地,所述磁铁条设有多个导槽,导槽自磁铁条的外表面凹设而成,导槽沿磁铁条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圆球突伸入通孔内的一端用于突伸入导槽内,导槽的槽壁用于挡止圆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智能移动终端没电时,使用者利用手指频繁按压磁铁条,使得磁铁条相对电磁线圈移动,电磁线圈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所产生的电流对可充电电磁进行充电,使得可充电电池具有备用电量,以便智能移动终端的紧急使用,提升客户的体验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金坤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58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电源系统
- 下一篇:超级电容快速放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