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酵素益生菌多功能生物肥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7149.X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4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桂林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C05G3/00;C05G3/02;C05G3/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越超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62 | 代理人: | 骆爱文;王丽 |
地址: | 528315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生物 酵素 益生菌 腐植酸 氨基酸 鳌合 土壤 病虫害 微生物 肥料 复合功能菌 快速恢复 微生物源 修复土壤 厌氧发酵 营养需求 营养元素 作物吸收 有机质 微量元素 活性酶 矿物源 有机酸 植物源 艾草 荨麻 维生素 发酵 离子 施肥 蛋白 改良 生长 补充 防治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酵素益生菌多功能生物肥,以蛋白草、艾草、荨麻经过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氨基酸、有机酸和第二次发酵时添加的腐植酸及复合功能菌等,能将第二次添加的微量元素进行鳌合,成鳌合态离子,利于作物吸收。该酵素益生菌多功能生物肥施入土壤后,首先补充了土壤的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快速恢复土壤的活性。而肥料中大量活性酶、氨基酸、腐植酸与微生物等协同作用,快速改良修复土壤,配合各营养元素及维生素,满足了作物的营养需求,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由于肥料里面植物源、矿物源和微生物源具有防治病虫害的因素和成分,施肥的同时,对作物进行了病虫害的有效防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益生菌多功能生物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会造成农作物肥害、药害,土壤板结、酸化、氧化、盐渍化,地表、地下水严重污染等现象,导致农产品品质不断下降,越种越难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化性质被严重破坏。
土壤理化性质包括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它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土壤理化性质不仅影响土壤保持和供应水肥的能力,对调控土壤气热状况以及水分入渗性能和地表径流的产生也有重要作用。长期单施化肥会使土壤容重增加,田间持水量降低,破坏土壤结构的稳定性,造成孔隙度降低,土壤水稳性结构破坏率提高,土壤微团聚体分散系数上升,从而使耕层土壤发僵,土体粘韧板滑。这不仅影响作物根系的生长,同时也改变水、气、热环境,牵制肥料-土壤-作物养分系统的平衡。
土壤的生化性质主要是指土壤微生态的平衡。由于长期施用化肥和农药,特别是农药,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杀灭了有益菌,土壤没有了有益的微生物,而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是土壤活性的重要指标。土壤的有机质、矿物质等主要是通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转化而被植物吸收的。
国内肥料按种类主要分为:化肥、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生物肥。按使用特性和方法又分为底肥、追肥(冲施肥、滴灌等)、叶面肥。
国内目前的冲施类肥料主要分营养型和功能型,大部分冲施肥产品采用勾兑生产工艺,真正通过生物发酵生产的冲施肥产品,所占比例不多。更严重的是大多数冲施肥产品都添加了一定比例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后会影响作物品质,影响食品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营养更全面、更为生态环保、可改良和修复土壤、可提高作物抗病虫能力的酵素益生菌多功能生物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酵素益生菌多功能生物肥,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重量计,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将蛋白草、艾草、荨麻打碎,其中蛋白草占75-85%、艾草占10-15%、荨麻占5-10%;
2)将打碎后的蛋白草、艾草和荨麻放入可以密封的发酵容器中,然后往发酵容器加入井水或经去氯处理的自来水;其中水的添加量为,按重量计:8-10份的水,配2-4份打碎后的蛋白草、艾草和荨麻混合物;
3)再加入总重量1-3%的糖蜜和0.1-0.3%的功能菌,充分混合后密封厌氧发酵;
4)发酵一个月后,加入占步骤3)所得物总重量5-8%的茶枯、4-6%的菜籽枯、3-5%的腐植酸、1-2%的海藻粉、1-2.5%的硫酸亚铁、1-1.5%的硫酸锌、0.2-0.5%的硫酸铜、0.3-0.7%的硫酸锰、0.5-1%的硼砂、1-2%的硅酸钾、0.1-0.3%的复合功能菌,然后继续发酵一个月。再经过一个月的充分发酵后,成为酵素益生菌多功能生物肥,内含酵素、微生物益生菌、多种营养元素、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腐植酸、抑菌因子等。
在步骤3)中,所述功能菌包括干酪乳杆菌、酵母菌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桂林,未经王桂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71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品质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