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7185.6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3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博;王通智;李鸣阳;朱松;刘振;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刘冰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吊 漂浮 物随动 系统 观测器 控制器 设计 方法 | ||
1.一种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其具体过程为:
根据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特性,建立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为:
z=C1x
y=C2x
其中:是一阶向量线性微分方程,z代表控制输出,y代表系统输出,f1(x,u)表示系统状态和系统输入关系的微分方程,f2(x,d)表示系统状态和系统误差关系的微分方程,C1=[1 0 0],C2=diag[1 1 1],x是系统状态向量;
其中:θ是吊索摆角,是吊索角速度,v是平台运动速度,u是平台电机的控制量,d是喷气脉冲力干扰,l表示吊索长度,M表示随动平台质量,m表示目标体质量,Cr表示平台和导轨之间的摩擦阻尼系数,Cs表示吊索和平台之间连接点的摩擦阻尼系数,g表示重力加速度;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建立的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建立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T-S模糊模型;
步骤三:基于步骤二建立的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T-S模糊模型,设计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制动阶段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
步骤四:通过对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进行鲁棒性和稳定性分析求解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增益矩阵;
步骤五:将求解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的增益矩阵代入步骤三的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制动阶段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完成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的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T-S模糊模型具体为:
其中:ai是已知干扰,w是未知干扰;l表示模糊规则的个数,hi(β)为对应第i个子系统的隶属度函数,i=1,2,...,l;Ai是系统状态参数矩阵,Bi是被控输入参数矩阵,Ei是系统未知干扰矩阵,C1i是被控输出参数矩阵,C2i是系统输出参数矩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吊漂浮物随动系统的降维观测器和控制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状态参数矩阵Ai、被控输入参数矩阵Bi、已知干扰ai和系统未知干扰矩阵Ei的具体形式分别为:
在θ=±0.5°的两个工作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71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