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8183.9 | 申请日: | 2019-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钱志超;蓝晓东;占华龙;李洋;邓石军;吴长胜;张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4165 | 分类号: | F16H61/4165;F16H6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318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控制系统 | ||
1.一种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底模块(1)、油泵模块以及液压控制模块(5);
所述油泵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油底模块(1)连接,所述油泵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液压控制模块(5)连接;
所述液压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用于与车辆的发电机(200)、驱动电机(100)、离合器(300)、驱动电机挡位驱动活塞(400)、发动机挡位驱动活塞(500)以及驻车动力元件(600)分别连接;
在所述油泵模块的作用下,油液从所述油底模块(1)进入所述液压控制模块(5),并由所述液压控制模块(5)分配到所述发电机(200)、所述驱动电机(100)、所述离合器(300)、所述驱动电机挡位驱动活塞(400)、所述发动机挡位驱动活塞(500)及所述驻车动力元件(600),以使所述发电机(200)及所述驱动电机(100)冷却,使所述离合器(300)切换耦合状态,使所述驱动电机(100)及所述发动机切换挡位,使所述驻车动力元件(600)动作控制驻车状态;
所述液压控制模块(5)包括冷却油路(01)和压力油路(02);
所述冷却油路(01)的输出端与所述发电机(200)及所述驱动电机(100)分别连接,用于向所述发电机(200)及所述驱动电机(100)供应冷却油液;
所述压力油路(02)的输出端与所述离合器(300)、所述驱动电机挡位驱动活塞(400)、所述发动机挡位驱动活塞(500)以及所述驻车动力元件(600)连接,用于向所述离合器(300)、所述驱动电机挡位驱动活塞(400)、所述发动机挡位驱动活塞(500)及所述驻车动力元件(600)供应压力油液;
所述油泵模块包括机械油泵(3)和电动油泵(4);
所述机械油泵(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油路(03),所述第一油路(03)上设置有压力滑阀(54),且所述压力滑阀(54)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油路(01)连接;
所述电动油泵(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油路(04),所述第二油路(04)上设置有第一限压阀(51),且所述第一限压阀(51)的输出端与所述冷却油路(01)连接;
所述第一油路(03)与所述第二油路(04)之间连接有第三油路(05),且所述第三油路(05)上设置有单向阀;
当所述第一油路(03)上压力小于预制值时,所述第一限压阀(51)处于断开状态,所述电动油泵(4)输出的油液经过所述第二油路(04)、所述第三油路(05)及所述单向阀进入所述第一油路(03),所述第一油路(03)中的一部分油液能够经过所述压力滑阀(54)流向所述冷却油路(01),另一部分油液能够流入所述压力油路(02);
当所述第一油路(03)上压力大于预制值时,所述第一限压阀(51)处于通路状态,所述电动油泵(4)输出的油液经过所述第二油路(04)、所述第一限压阀(51)流入所述冷却油路(01),所述第一油路(03)中的一部分油液能够经过所述压力滑阀(54)流向所述冷却油路(01),另一部分油液能够流入所述压力油路(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油路(01)上设置有用于调控进入所述驱动电机(100)冷却油液流量的第一冷却流量调节阀(56);
所述冷却油路(01)上设置有用于调控进入所述发电机(200)冷却油液流量的第二冷却流量调节阀(57);
所述第一冷却流量调节阀(56)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量调节阀(57)并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温器旁通阀模块(6)和冷却模块(7);
所述节温器旁通阀模块(6)及所述冷却模块(7)并联在所述冷却油路(01)上;
当冷却油液的温度低于预制值时,所述节温器旁通阀模块(6)保持原工作位,冷却油液经过所述节温器旁通阀模块(6)后进入所述发电机(200)及所述驱动电机(100);
当冷却油液的温度高于预制值时,所述节温器旁通阀模块(6)断开,使得冷却油液经过所述冷却模块(7)后进入所述发电机(200)及所述驱动电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818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