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和装置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8387.2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刚;刘恒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志刚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C25B9/08;C25B1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成工艺 再生氨 氨水 常温常压 全氟溶剂 燃料电池 装置系统 氧气 氮气 阴极 变压吸附制氮 燃料电池阳极 燃料电池阴极 阴极产生氢气 合成氨 催化剂作用 合成氨技术 阳极 化学工程 节能环保 排放标准 收集处理 压缩空气 液氮产品 运行成本 再生资源 氢气 纯氮气 电解水 电解液 提纯 国标 水通 加压 溶解 浓缩 天然气 净化 排放 | ||
1.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p1:压缩空气经净化进入变压吸附制氮装置,得到纯氮气;
Sp2:首先,将Sp1得到的纯氮气通入合成反应器反向燃料电池阴极的全氟溶剂中,然后,将水通入反向燃料电池阳极的电解液中;在阴极室、阳极室分别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和在阴极室加入少量Fe3O4催化剂。
Sp3:常温常压下,合成反应器反向燃料电池电解水在阴极产生氢离子,在阳极产生氧气,氢离子与溶解于全氟溶剂中的氮离子在Fe3O4催化剂作用下在反向燃料电池的阴极合成氨水;
Sp4:首先,将Sp3得到的氧气收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或收集处理为国标氧气出售),然后,将Sp3得到的氨水再经提纯浓缩或加压变为国标氨水、液氮产品使用。
2.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系统包括变压吸附制氮装置、空压机、反向燃料电池以及外接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反应器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反向直流通电,外接电源由太阳能发电或风能发电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燃料电池阴阳极分隔膜采用特殊质子交换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燃料电池阴极采用多组铁钴合金片,阳极采用多组石墨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敷设一层由铂粉、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钴做催化剂,其比例分别为1:3: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燃料电池阴极室加入四氧化三铁做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再生氨(绿氨)合成工艺的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燃料电池阴极室加入全氟环醚庚烷溶剂和水、氢氧化钠混合物,比例为1:1:0.1,阳极室加入水和氢氧化钠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志刚,未经刘志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838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