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应力锚具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78774.6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8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奇峰;孔祥强;刁玉春;潘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2 | 分类号: | E04C5/12;E04G2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紧固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锚具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顺序连接的锚具、千斤顶、千斤顶支座及第一板体,所述锚具内部成形有两端贯通的第一楔孔,所述第一楔孔内设有多个第一夹片,所述多个第一夹片的端面固定有紧固件以令所述多个第一夹片形成一个整体;所述千斤顶的内部中空形成令所述预应力钢筋贯穿的通道,所述千斤顶的一端抵顶所述锚具,所述千斤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千斤顶支座上,所述千斤顶支座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一板体支撑于支撑面上,所述预应力钢筋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板体后与另一锚具紧固;启动所述千斤顶,所述预应力钢筋通过所述千斤顶的推顶而产生张拉。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预应力钢筋张拉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预应力张拉构件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技术之一,对构件施加预应力可以明显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抗裂性等工作性能,增加结构的耐久性,节省钢材,减轻自重。
对于混凝土梁等现有的截面尺寸不大且预张拉数量少的构件而言,普通的夹片式锚具在张拉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时,使用预应力锚杆张拉千斤顶时,一方面没有配套支座,在张拉钢筋时预应力张拉千斤顶、支座、钢筋很难保证在同一水平线上,当预应力加大时容易产生重心偏移、支座翘曲现象,预应力不能满足需求,张拉效果不理想且安全性不高;另一方面,当施加预应力达到要求时,在支座与垫板之间的锚具需要用夹片紧固钢筋,防止张拉的钢筋回缩,而在紧固时夹片在垫板预拉孔的中心位置,不易于将夹片操作进入锚具中紧固,且三片式夹片相互独立,进入的深度不同,回缩性大,张拉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张拉效果好的预应力锚具紧固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预应力张拉构件张拉效果不理想、安全性不高且操作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应力锚具紧固装置,用于预应力钢筋的紧固,所述紧固装置包括顺序连接的锚具、千斤顶、千斤顶支座及第一板体,其中:
所述锚具内部成形有两端贯通的第一楔孔,所述第一楔孔内设有多个第一夹片,所述多个第一夹片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楔孔相适应,所述多个第一夹片的内表面围设形成令所述预应力钢筋一端贯穿的第一通道,所述多个第一夹片的端面固定有紧固件以令所述多个第一夹片形成一个整体;
所述千斤顶的内部中空形成令所述预应力钢筋贯穿的通道,所述千斤顶的一端抵顶所述锚具并对所述锚具施加推顶力,所述千斤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千斤顶支座上,所述千斤顶支座与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一板体上成形有供所述预应力钢筋贯穿的通孔;
启动所述千斤顶,所述锚具受所述千斤顶的推顶力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方向移动,带动所述第一夹片朝向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夹片楔入所述第一楔孔内,相邻所述第一夹片之间的间隙缩小以夹紧所述预应力钢筋,且所述预应力钢筋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后固定,所述预应力钢筋通过所述千斤顶的推顶而产生张拉。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夹片的端部分别凸设有耳板,所述耳板上成形有耳孔;
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上分别成形有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的位置与所述耳孔位置对应,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紧固组件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耳孔及所述第一穿孔与螺母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千斤顶支座包括第二板体,所述千斤顶固定于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令所述预应力钢筋贯穿的第二穿孔,所述第二板体上固定有朝向所述第一板体延伸的支腿;
所述第一板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支腿插设固定的支腿孔,所述千斤顶支座与所述第一板体通过所述支腿插设于所述支腿孔内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腿孔为盲孔。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板体的第二穿孔处设有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所述通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87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