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挖掘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9438.3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98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伟;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明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3/34 | 分类号: | E02F3/34;E02F3/40;E02F9/2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6 | 代理人: | 林章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平台 驾驶室 动力舱 挖掘机 配重 行走履带 斗齿 便于安装 铲斗油缸 动臂油缸 斗杆油缸 配重设置 传统的 铲斗 齿座 动臂 配合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所述挖掘机具有行走履带、回转平台、驾驶室、动力舱、配重、动臂、动臂油缸、动杆、斗杆油缸、铲斗、铲斗油缸和斗齿;所述回转平台设置在行走履带上,所述驾驶室、动力舱和配重搭载在回转平台上,所述驾驶室设置在回转平台的前侧,所述配重设置在回转平台的后侧,所述动力舱设置在驾驶室和配重之间。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去除了传统的斗齿与齿座的配合,更好的实现了便于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挖掘疏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挖掘机。
背景技术
目前挖掘机的斗齿一般都是采用销连接,由于使用销连接需要在齿尖和齿座上设置贯通孔,孔是由外往内,这样就会破坏齿尖的外表面结构,造成齿尖的强度降低。而且使用销连接需要借助外部工具敲击,安装和拆卸极其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挖掘机,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挖掘机,所述挖掘机具有行走履带(1)、回转平台(2)、驾驶室(3)、动力舱(4)、配重(5)、动臂(6)、动臂油缸(7)、动杆(8)、斗杆油缸(9)、铲斗(10)、铲斗油缸(11)和斗齿(12);所述回转平台(2)设置在行走履带(1)上,所述驾驶室(3)、动力舱(4)和配重(5)搭载在回转平台(2)上,所述驾驶室(3)设置在回转平台(2)的前侧,所述配重(5)设置在回转平台(2)的后侧,所述动力舱(4)设置在驾驶室(3)和配重(5)之间。
进一步,所述铲斗(10)上设置有斗齿(12),所述斗齿(12)从齿根处开设有空腔(13),所述空腔(13)从齿根向齿尖方向依次设置有防尘装置(14)、卡夹装置(15)和推动装置(16),所述卡夹装置(15)与铲斗(10)上的齿(10.1)配合实现斗齿(12)的固定。
进一步,所述防尘装置(14)具有上防尘轮(14.1)、下防尘轮(14.2)、上连杆(14.3)、下连杆(14.4)、上弹簧(14.5)、下弹簧(14.6)、上空腔(14.7)、下空腔(14.8),所述上连杆(14.3)下部连接上防尘轮(14.1),所述上连杆(14.3)的上部设置在上空腔(14.7),所述上连杆(14.3)的上部与上空腔(14.7)之间连接有上弹簧(14.5),所述下连杆(14.4)上部连接下防尘轮(14.2),所述下连杆(14.4)的下部设置在下空腔(14.8),所述下连杆(14.4)的下部与下空腔(14.8)之间连接有下弹簧(14.6)。
进一步,所述卡夹装置(15)具有上移动杆(15.1)、下移动杆(15.2)、上轨道(15.3)、下轨道(15.4)、上活动块(15.5)、下活动块(15.6)、上驱动轮(15.7)、下驱动轮(15.8)、上从动轮(15.9)、下从动轮(15.10)、上摩擦齿(15.11)、下摩擦齿(15.12)、上凸块(15.13)和下凸块(15.14),
所述上移动杆(15.1)设置在空腔(13)的上滑槽中,上移动杆(15.1)能够在上滑槽中左右滑动,所述上移动杆(15.1)的下方设置有上轨道(15.3),所述上轨道(15.3)上设置有沿上轨道(15.3)上下滑动的上活动块(15.5),所述空腔(13)内设置有上驱动轮(15.7),所述上驱动轮(15.7)驱动上从动轮(15.9),所述上从动轮(15.9)能够驱动上活动块(15.5)上下移动,所述上活动块(15.5)的下端设置有上摩擦齿(15.11),所述上移动杆(15.1)的左端设置有上凸块(15.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明职业大学,未经黎明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94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