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蟹池水草的清理船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79516.X | 申请日: | 201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4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徐虎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白云岩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7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室 水流室 船体 进水口 种蟹 池水 水草 动力机构 出水口 回收桶 连通 室内 粉碎机构 钢丝编织 生态养殖 收集机构 过滤网 排出 吸入 回收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蟹池水草的清理船,属于生态养殖技术领域。一种蟹池水草的清理船,包括船体,船体下部设有水流室和动力室,水流室与动力室相连通,船体的一端开设有与水流室一端连通的进水口,船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动力室一端连通的出水口,水流室与动力室之间固定有过滤网,水流室内还固定有用于回收水草的回收桶,回收桶采用钢丝编织而成,动力室内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能使水从进水口吸入,并且从出水口排出,进水口出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水草的收集机构和用于将水草粉碎的粉碎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生态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蟹池水草的清理船。
背景技术
天然水域中一昼夜水草产生的氧气和自身消耗的氧气比例大约为1:0.9,没有水草的池塘水生动物耗氧仅占水体有机物分解氧化和浮游生物耗氧总量的约1/7,而蟹池庞大的水草呼吸耗氧远远超过水体其他耗氧因素。
水草越多塘口缺氧程度越严重,导致高温期间大量河蟹后半夜被迫栖息于水草上部。密集的水草耗氧巨大,水体呈缺氧状态,抑制水草生长,无法有效吸收氮、磷来维持自身的生长。而且,河蟹在密集生存中间很难发现,仅栖息于水草上部和四周,河蟹活动空间大大的缩小,严重影响到河蟹产量的提高。
草超过一定数量,因缺氧和缺少生长空间,以及平均吸收底泥中肥料相对较少,水草生长速度极慢,甚至停止生长。水草停止生长也就停止吸收氮、磷、也就无法净化水质。有的塘口即使水草很多,水质并不理想。白天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晴天中午以后pH上升到10以上,夜间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后半夜pH值低于6,高温期间一天之内的pH值变化幅度达到4,不利于水体酸碱平衡和河蟹的生长,影响河蟹生长脱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蟹池水草的清理船,具有快速去除水草的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蟹池水草的清理船,包括船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船体下部设有水流室和动力室,所述的水流室与动力室相连通,船体的一端开设有与水流室一端连通的进水口,船体的另一端开设有与动力室一端连通的出水口,水流室与动力室之间固定有过滤网,所述的水流室内还固定有用于回收水草的回收桶,回收桶采用钢丝编织而成,所述的动力室内设置有用于提供动力的动力机构,该动力机构能使水从进水口吸入,并且从出水口排出,所述的进水口出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水草的收集机构和用于将水草粉碎的粉碎机构。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动力室内的动力机构提供船体行进的动力,在行进的过程中,动力机构会向外部快速的排水,使进水口方向快速的进入,在船体进水口处的收集机构将水草收集,并通过粉碎机构进行粉碎,粉碎后的水草随着水流流向出水口,在经过回收桶内被拦截住并被回收。
过滤网的设置是防止水草、石块等物意外进入到动力室内,防止动力机构损坏,回收桶采用钢丝编织而成,能够使水流过而水草被留在回收桶内。
本发明能够快速的将水草收集并清理。
在上述蟹池水草的清理船中,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第一电机、齿轮一、齿轮二和螺旋桨,所述的螺旋桨转动设置在动力室内,螺旋桨位于出水口处,所述的齿轮一同轴固定在螺旋桨的转轴上,所述的第一电机固定在动力室内,所述的齿轮二同轴固定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第一电机为螺旋桨提供动力,螺旋桨在快速的转动过程中,会使动力室内的水快速被排出,而水流室内的水会被补充到动力室内,不断的将外界水吸入水流室,而水流室内的水不断的被吸入动力室,动力室内的水不断的被排出,形成循环,在水流循环的过程中,水草会顺着水流流入回收桶内。
在上述蟹池水草的清理船中,所述的动力室内固定有隔水板。隔水板能够将动力室内隔断,保护电机,防止过多的浸泡在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白云岩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白云岩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795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