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0385.7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96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郭剑;蒋方明;王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H1/14;B60L58/26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莫瑶江;王家鸣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管理 系统 | ||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1)、车舱冷凝器(103)、第一节流阀(105)、第一舱外换热器(106)、第二节流阀(108)、车舱蒸发器(109)、气液分离器(110)、第三节流阀(111)、第四节流阀(112)、蓄热器(31)、第一单向阀(114)、第一换热器(32)、第二单向阀(116)、第一电磁阀(118)、电池换热模块(201)、电机换热模块(202)、液体泵(203)、第二舱外换热器(205)、第三单向阀(206)、第四单向阀(208)、第五单向阀(210)、第二电磁阀(211)和第三电磁阀(212);
所述压缩机(101)、车舱冷凝器(103)、第一节流阀(105)、第一舱外换热器(106)、第二节流阀(108)、车舱蒸发器(109)、气液分离器(110)依次连通,所述第三节流阀(111)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阀(105)的管路相接,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电磁阀(118)与所述压缩机(101)相接,所述第四节流阀(112)一端接入所述第三节流阀(111)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18)之间的管路,其另一端接入第一舱外换热器(106)与第二节流阀(108)之间的管路,所述蓄热器(3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2)分别接入所述第三节流阀(111)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18)之间的管路,所述压缩机(101)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10)相接,所述气液分离器(110)接入所述第三节流阀(111)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18)之间的管路,从而形成空调热泵系统;
所述电池换热模块(201)的一端、电机换热模块(202)的一端并联连接于所述液体泵(203),所述电池换热模块(20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电磁阀(211)与所述第二舱外换热器(205)相接,所述电机换热模块(20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212)与所述第二舱外换热器(205)相接,所述第一换热器(32)通过所述第五单向阀(210)接入所述第二舱外换热器(205)的管路,所述蓄热器(31)通过第四单向阀(208)接入所述第二舱外换热器(205)的管路,所述第二舱外换热器(205)与所述液体泵(203)相接,从而形成电池电机热传导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热泵系统为一种以制冷剂为循环工质的蒸汽压缩式空调热泵系统;所述空调热泵系统还包括第一三通阀(102)、第二三通阀(104)、第三三通阀(107)、第四三通阀(113)、第五三通阀(115)和第六三通阀(117);所述压缩机(101)的排气口和所述第一三通阀(102)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102)的第三端与所述车舱冷凝器(103)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三通阀(102)的第二端与所述车舱冷凝器(103)的出口相连;所述车舱冷凝器(10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三通阀(104)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10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阀(105)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三通阀(104)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阀(105)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一节流阀(105)的出口与所述第一舱外换热器(106)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舱外换热器(106)的出口、所述第三三通阀(107)的第一端以及所述第四节流阀(112)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三三通阀(10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阀(108)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二节流阀(108)的出口与所述车舱蒸发器(109)的入口相连,所述车舱蒸发器(109)的出口与所述第三三通阀(107)的第三端相连;所述车舱蒸发器(109)的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10)的入口相连,所述气液分离器(110)的出口和所述蓄热器(31)的回气口相连;所述第三节流阀(111)的入口与所述车舱冷凝器(103)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三节流阀(111)的出口与所述第四节流阀(112)的出口汇合后和所述第四三通阀(113)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四三通阀(113)的第三端与所述蓄热器(31)的入口相连,所述蓄热器(31)的出口和所述第一单向阀(114)的入口相连,所述蓄热器(31)的入口和所述第一单向阀(114)的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四三通阀(113)的第三端、所述第四三通阀(113)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114)的出口和所述第五三通阀(115)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五三通阀(115)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16)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入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16)的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五三通阀(115)的第三端、所述第五三通阀(115)的第二端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116)的出口和所述第六三通阀(117)的第一端相连,所述第六三通阀(117)的第三端分别与所述车舱蒸发器(109)的出口、所述第三三通阀(107)的第三端相连,所述第六三通阀(117)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118)的入口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118)的出口和所述压缩机(101)的喷射口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116)的出口依次通过所述第六三通阀(117)的第一端、第三端后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10)的入口连通;所述蓄热器(31)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2)的设置位置可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03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预防车窗产生雾霜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