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电表远程复电辅助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1052.6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14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程杉;徐敬伟;魏昭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7F15/06;G08B3/10;G08C23/04;H04W4/14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移动 网络 智能 电表 远程 复电 辅助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电表远程复电辅助装置及方法,包括掌机、复电信号接收装置、复电信号发射装置和智能电表,所述掌机和复电信号接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复电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复电信号发射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复电信号发射装置与智能电表连接。本发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远程快速复电和复电信号的稳定传输,并且抗干扰能力强。联络员不需要到达现场,只需供电所工作人员发出复电指令,既节约交通成本,又避免因复电时间长或屡次复电失败造成投诉事件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电表远程复电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表逐步完成全覆盖目标,新型电子化缴费渠道的广泛应用,同时需采取措施对电费风险进一步管控;此时,国家电网公司适应时代要求、抓住发展机遇建立服务广大电力客户的智能管理系统,其中就包含远程实时费控系统。现阶段如果远程复电指令下发失败,需要长时间等待联络员到达现场手持掌机使智能电表合闸复电。需要设计一套可推广、大众化的远程费控复电辅助装置,从而实现系统能自主复电或者用户自己也能安全快速完成复电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电表远程复电辅助装置及方法,克服系统现阶段远程复电指令下发失败,需要长时间等待联络员到达现场手持掌机使电表合闸从而得到复电的难题,实现了系统自主复电或者用户自己安全快速复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移动网络的智能电表远程复电辅助装置,包括掌机、复电信号接收装置、复电信号发射装置和智能电表,所述掌机和复电信号接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复电信号接收装置与所述复电信号发射装置通信连接,所述复电信号发射装置与智能电表连接;
所述复电信号接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A、GSM短信模块A和红外接收电路,微控制器A的输入端与红外接收电路连接
所述复电信号发射装置包括微控制器B、GSM短信模块B、红外发射电路、发光二极管和报警装置,所述微控制器B的输入端与时间芯片电连接,输出端与红外发射电路电连接;
所述智能电表用来接收红外发射电路所发信号,并进行合闸操作。
所述GSM短信模块A与GSM短信模块B通信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A、微控制器B均为STM32系列单片机。
所述红外发射电路包括红外发射管。
所述红外发射管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与蓝牙或NFC的方式进行复电和红外信号进行复电两种复电装置相比,本发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远程快速复电和复电信号的稳定传输,并且抗干扰能力强。联络员不需要到达现场,只需供电所工作人员发出复电指令,既节约交通成本,又避免因复电时间长或屡次复电失败造成投诉事件的发生;
2、 研制出通过通讯技术实现了用户自主复电的业务模式,使用户对复电具有完全自主性,操作简单且具有双保险的作用。复电发射装置既可以固定,又可以移动。即可以安装在智能电表旁边,也可以分发给客户;当复电发射装置电源采用适配器时,复电信号发射装置可安装在智能电表旁边,无需人员到现场,实现复电,这是第一道保险;当复电信号发射装置电源采用电池时,也可以分发给客户,用户只需对准智能电表按一下按键,设备便宜,操作简单,特别应用在农村,实现复电,这是第二道保险;
3、 本发明的复电信号发射装置成本低,易推广,一套复电信号发射装置不对应固定某一块智能电表,接收某智能电表复电指令复电完毕后,可以执行下一块智能电表的复电指令,用户拥有复电装置可以相互借助,广泛使用。
4、 本发明的复电发信号射装置具有信号自动识别功能,当复电信号被接收并及时发送出去时,发光二极管亮起,报警装置中的蜂鸣器响,此时复电信号发射成功,避免当出现问题时,比较盲目,能快速判断出是发射信号问题还是接收信号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0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