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的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1340.1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0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曹德榕;许林贤;唐浩;汪凌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J3/24;C09K11/06;B42D25/36;B42D25/41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芳烃 共轭 聚合物 交联 分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的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将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与共轭客体分子混合,组装成所述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的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
所述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R1为羟基、羧酸基团、磷酰基、三氟甲磺酰基、直链烷氧基、支链烷氧基与环己氧基中的一种;n为整数,n的取值范围为5-8;A1为碳碳三键、三氮唑、噻吩与苯环中的一种或缺省;m表示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的重复单元数,m2;结构通式中虚线表示共轭聚合物重复单元上的柱芳烃环状结构;所述直链烷氧基、支链烷氧基的碳原子数均为1-10;
所述共轭客体分子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R2为直链烷基、支链烷基、环己基或氢原子中的一种;A2为苯环、噻吩环、碳碳三键中的一种或缺省;所述直链烷基、支链烷基的碳原子数均为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与共轭客体分子的摩尔比为100:50-100:0.05;所述混合的方式为以溶液态混合,即将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与共轭客体分子分别溶解于有机溶剂,得到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的溶液与共轭客体分子的溶液,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均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的溶液与共轭客体分子的溶液的浓度均为1×10-6M~10M;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氯仿、二氯甲烷、甲苯以及丙酮中的一种以上。
4.一种由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的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的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其特征在于,结构式如下:
其中:圆圈代表柱[n]芳烃单元,菱形代表四苯基乙烯单元,而由它们组成的长链代表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方形代表共轭客体分子,与方形链接的曲线代表客体上与柱[n]芳烃单元相匹配的结合位点基团;该结合位点基团与柱[n]芳烃空腔之间以多个C—H…O(N)氢键与C—H…π互作用连接;一个共轭客体分子能够结合两个含柱[n]芳烃结构的聚合物重复单元,从而拉近聚合物之间的距离,自组装成所述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
6.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的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1)将所述基于柱[n]芳烃共轭聚合物的3D交联超分子聚合物结合到负载基底上或单独压制成膜、片,得到纸状物;此时纸状物在365nm紫外光下显示为共轭客体分子的荧光颜色,在日光灯下为纸张自身颜色;
(2)加热步骤(1)得到的纸状物,得到一种具有加密性、能反复擦写的书写材料;此时,加热后的纸状物在紫外光下显示为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的荧光,所述共轭聚合物主体分子的荧光为绿色荧光,在日光灯下为纸张自身颜色;
(3)用书写溶剂在步骤(2)中所述具有加密性、能反复擦写的书写材料的表面上书写所需保密的信息,自然风干得到书写后的材料,所述书写后的材料表面存在日光灯下无法观察的书写痕迹;
(4)将步骤(3)中所述书写后的材料在紫外灯下照射,显示出书写痕迹,得到步骤(3)中书写的保密信息;
(5)加热步骤(4)获取保密信息后的书写材料,加热后,书写材料表面的书写痕迹消失,完成对书写材料的擦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结合的方式包括喷涂、浸泡、旋涂以及压膜;步骤(3)中所述书写溶剂为氯仿、乙醇、甲醇、丙酮、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中的一种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加热温度为120-200℃,加热的时间为1-20min;步骤(5)中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20-200℃,加热的时间为1-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34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