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间包的保温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1786.4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靖伟;陈涛;刘锦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02 | 分类号: | B22D4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卢杰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 保温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包的保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固定锚固钉:在中间包的包壳的内表面上固定阵列分布的锚固钉;S2,铺设隔热板:在中间包的包壳的内表面上铺设隔热板,使隔热板铺满中间包的包壳的内表面;S3,砌筑轻质砖:在隔热板的另一表面上砌筑轻质砖,使轻质砖铺盖住所有隔热板;S4,安装芯模:将芯模放至包壳中,并且使芯模和包壳相对固定;S5,浇注脱模:将浇注料浇注至由芯模和包壳共同限定的空腔中,在浇注料凝固后,向上移出芯模以完成脱模。本发明能够减少钢水的热量损失,避免钢水温度低于冶炼要求而变粘,从而实现保温型中间包的保温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钢中间包的保温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中间包的保温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炼钢中间包的内衬包括永久层、工作层以及表面涂层。炼钢中间包的内衬通常采用传统粘土砖砌筑方法制作而成。
在浇注过程中,连铸机对钢水温度有一定要求。当钢水从钢水包流向中间包时,钢水会耗散热量;当在中间包内流动时,钢水也会耗散热量。随着钢水热量的不断耗散,钢水发黏,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连铸机在浇钢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
然而,中间包的内衬采用耐火砖砌筑模式,耐火砖直接与中间包的包壳贴紧,导致位于中间包内的钢水的耗散速度较快,也有部分中间包的内衬采用浇注模式,浇注料直接与中间包的包壳接触,同样造成钢水的耗散速度较快。
因此,亟需一种能减少钢水热量耗散的中间包。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中间包的保温施工工艺,能够减少钢水的热量损失,避免钢水温度低于冶炼要求而变粘,从而实现保温型中间包的保温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包的保温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固定锚固钉:在中间包的包壳的内表面上固定阵列分布的锚固钉,锚固钉由钉体部和两个分叉部构成;
S2,铺设隔热板:在中间包的包壳的内表面上铺设隔热板,隔热板的一表面通过高温胶水与包壳的内表面粘连,隔热板的长度和宽度均与锚固钉的阵列间距相适配,并且隔热板的边沿上开设有允许钉体部穿设的缺口,使隔热板铺满中间包的包壳的内表面;
S3,砌筑轻质砖:在隔热板的另一表面上砌筑轻质砖,轻质砖的长度和宽度均与锚固钉的阵列间距相适配,并且轻质砖之间为避开钉体部而留有的缝隙采用胶结材料填充,使轻质砖铺盖住所有隔热板;
S4,安装芯模:根据技术规程浇注厚度的要求,将芯模放至包壳中,调整芯模的外表面与包壳的内表面的间距,并且使芯模和包壳相对固定;
S5,浇注脱模:将浇注料浇注至由芯模和包壳共同限定的空腔中,在浇注料凝固后,向上移出芯模以完成脱模。
优选地,所述隔热板由纳米微孔隔热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轻质砖由漂珠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轻质砖的尺寸为230mm×114mm×30mm。
优选地,所述浇注料由M60莫来石材料和烧结高岭石材料混合而成。
优选地,所述浇注料在中间包冲击区的浇注厚度为330mm,所述浇注料在中间包其他区的浇注厚度为185mm。
优选地,相邻所述锚固钉等间距交错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17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