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24888编码的全共补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2472.6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奚振乾;闫少春;刘成军;王成进;吴海峰;光魏娟;潘兵;陆文文;戴前婷;苏群;焦丙辰;程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88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补偿回路 三相线路 控制器 采集装置 电容器回路 补偿装置 投切 编码方式分配 输出端电连接 输出端连接 并联设置 补偿效果 电容器组 控制方式 快速投切 无功功率 相电压 检测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124888编码的全共补偿装置,包括:三相线路采集装置、六条补偿回路和控制器;所述三相线路采集装置设置在三相线路上用于对三相线路中每相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所述六条补偿回路并联设置在三相线路上,所述六条补偿回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三相线路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所述六条补偿回路均采用共补电容器回路,其中六条补偿回路采用124888编码方式分配共补电容器回路容量,控制器结合十七域对六路补偿回路进行投切操作。本发明采用无功功率为主,电压为辅的控制方式,实现多级快速投切,提高补偿精度,并在保证补偿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电容器组回路投切次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涉及电力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124888编码的全共补偿装置,适用于低压电网区域无功补偿产品设计。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功补偿装置的市场需求也在快速的增长。目前,大多数在建和已建成的项目中无功补偿装置实际应用大多数采用传统的等容补偿方式。
传统的补偿方案只有一种编码方式即单回路电容器容量相等循环投切,所以传统无功补偿装置提供的容性无功功率是有限的几种等级数值,不利于提高补偿精度,而且电网所需要补偿的容性无功功率的数值往往是连续的不分等级的。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对无功补偿装置中电容器回路容量大小搭配及电容器回路投切控制策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124888编码的全共补偿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基于124888编码的全共补偿装置,包括:三相线路采集装置、六条补偿回路和控制器;
所述三相线路采集装置设置在三相线路上用于对三相线路中每相电压和电流进行检测;所述六条补偿回路并联设置在三相线路上,所述六条补偿回路分别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三相线路采集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所述六条补偿回路均采用共补电容器回路,其中六条补偿回路采用124888编码方式分配共补电容器回路容量,控制器结合十七域对六路补偿回路进行投切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124888编码方式的对应容量比为1:2:4:8:8:8,六路共补电容器回路通过不同组合实现31档容量连续调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十七域由无功功率值和电压值划分形成,其中电压值包括欠电压保护限值、电压下限值、电压上限值和过电压保护限值;无功功率值包括无功功率下限值和无功功率上限值;结合投入的电容器组对无功的影响量最大值所对应的电容器组的最大调整电压值及投入的电容器组对无功的影响量最大值所对应的电容器组容量的最大调整无功功率值,共同划分十七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共补电容器回路包括电容△接法的电容组回路、投切元件和控制开关,所述电容组回路的输出端连接投切元件,所述投切元件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开关与三相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开关采用复合开关。
进一步的,所述投切元件采用动补调节器。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装置中采用六条共补电容器回路,以无功功率为主,电压为辅的控制方式,控制器实时监测系统电压及无功功率的变化,结合设定的电压上限值、电压下限值、无功功率下限,电压调整系数,防抖延时定值,对应十七域图划分的区域,确认当前线路运行所处区域,对应十七域图划分的区域,进行对应操作,实现多级快速投切,提高补偿精度,并在保证补偿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电容器组回路投切次数。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