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对接引导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2646.9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19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泷杲;黄翔;秦宇;邓正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G01S1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测距 飞机 部件 结构 对接 引导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激光测距的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对接引导装置与方法,其测量工具为激光测距传感器,可应用于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对接。飞机部件A处于已定位状态,飞机部件B安装于调姿平台上,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于部件B,用于测量到部件A的距离,获得相对的姿态偏差,通过解算算法求得调姿量,依此驱动部件B调姿,过程迭代,直至A、B间隔均匀,定位准确。本发明特点在于:1)取代传统的人眼观看对接状态的方式,对于结构不开敞的区域使用灵活,配合状态评估更加精确;2)相对激光跟踪仪等大尺寸测量引导的对接装配成本大大降低,且受温度、气流影响小,更加适用于飞行器外场拆装、维护、对接;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面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部件装配技术,尤其是一种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装置技术,具体地说是一咱基于激光测距的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对接引导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测量辅助装配广泛应用于航空制造、汽车工程等领域。以往测量辅助装配主要依赖于大尺寸测量系统,如激光跟踪仪、激光雷达、iGPS等,但这些设备一方面尺寸大、费用昂贵,另一方面受温度、气流影响极大,只能用于环境可控的厂内制造,对于飞行器外场拆卸重装等基本无法使用。
因此,确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针对现有的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装配时需要使用成本高、结构复杂的辅助测量装置,且其测量结果受外界影响大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对接引导装置,同时提供相应的对接引导方法,它能够有效克服现有基于大尺寸测量辅助对接装配的缺点。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之一是:
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对接引导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和三轴定位器,三轴定位器安装在安装平台上,三个三轴定位器形成调姿平台,部件B安装在调姿平台上,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部件B的除安装三轴定位器的其余五个面上,用于测量部件B相对于已预先处于固定位状态的部件A的上下、左右及前后的距离,通过调节三个三轴定位器的升降距离及摆角,使部件B各装配面与部件A的装配面相平行。
所述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于部件B,其中激光测距传感器(L1,L2,L3)用于部件A与部件B之间的上下测距,其中激光测距传感器(L4、L5、L6)用于部件A与部件B之间的左右测距,激光测距传感器(L7、L8)用于部件A与部件B之间的前后测距,激光线指向部件A。
所述的部件B的下部连接有球头。球头放置在三轴定位器接头的球窝中。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
基于激光测距的飞机大部件框式结构对接引导装置的对接引导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激光测距传感器测量到部件A的距离,获得部件B相对部件A的姿态偏差;
2)通过解算算法求得调姿量,驱动B调姿;
3)重复步骤1、2,直至A、B间隔均匀,定位准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解算算法步骤如下:
1)部件B当前坐标系与底座坐标系关系变换:
部件B坐标系{W}设在三个三轴定位器的中心,Z方向与部件B的安装面垂直,X、Y方向沿部件B的两个中轴线方向;从数模中读取部件B的下部连接的球头的球心在部件B坐标系下的坐标{WPJi},由三个三轴定位器反馈得到当前球心坐标{BPJi},二者进行拟合得到部件B当前坐标系与底座坐标系变换关系
2)部件B目标坐标系与当前坐标系关系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6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