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中烟101下部烟叶的烘烤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82684.4 申请日: 2019-03-12
公开(公告)号: CN109875090A 公开(公告)日: 2019-06-14
发明(设计)人: 王先伟;王喜功;齐玉森;侯跃亮;张勇;高传军;王桂荣;杨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 潍坊市烟草专卖局
主分类号: A24B3/10 分类号: A24B3/10
代理公司: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代理人: 王巍巍
地址: 262600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干球 湿球 烟叶 烤房 叶片 烘烤 内在品质 烟叶烘烤 大卷筒 低温层 高温层 前处理 变褐 勾尖 卷边 全炉 烟筋 收缩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烟101下部烟叶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所述烟叶烘烤前处理;S2、经S1的烟叶置于烤房中,所述烤房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5‑50℃,于湿球温度36‑37℃条件下保持10‑15h,使低温层叶片达到黄片黄筋,勾尖卷边,全炉无青筋;S3、干球温度以1℃/h升到50℃,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保持8‑10小时,使高温层叶片大卷筒,干燥1/2;S4、干球温度以1℃/h升到54℃,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保持15‑20小时,使整个烤房内的叶片全干;S5、干球温度以1℃/h升到60℃,湿球温度控制在39‑40℃,保持5小时,使烟筋开始收缩变褐、干燥2/3以上;S6、干球温度以1℃/h升到68℃,湿球温度控制在40‑41℃。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中烟101下部烤后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烤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烟101下部烟叶的烘烤方法。

背景技术

烘烤是形成烟叶品质的关键性环节。通过烟叶烘烤,将烟叶在田间生长过程中形成和积累的优良性状充分显露和发挥出来,它是生产优质烟叶至关重要的技术环节,同时也是烤烟生产质量和效益提高的技术瓶颈之一。随着烤烟生产的发展,当前烟叶烘烤目的不仅仅要将烟叶“烤干、烤黄”,还应在烘烤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促使烟叶后熟,将烟叶“烤鲜、烤熟、烤香”,提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改善其内在品质。

密集型烤房的烘烤基本模式仍然是三段式烘烤工艺。对于不同品种、不同部位的烟叶,可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灵活调整,实施应变烘烤,但这对烘烤人员的要求较高,对于部分新品种,若不能掌握品种烘烤特性,灵活运用适用于该品种的烘烤技术,很有可能造成烤青、烤糟烟的现象。目前国内对不同品种的烘烤工艺研究较多,针对红花大金元、翠碧1号、NC102、NC297、KRK26、云烟99、云烟116、中烟100等烤烟品种的烘烤工艺已见报道,近年来,山东烤烟种植区在进行品种布局调整时,推广种植中烟101品种,该品种由于初次在山东烟区大面积种植,部分烘烤人员对其烘烤特性把握不准,特别是下部烟叶难烘烤,导致烤坏烟出现。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中烟101下部烟叶的烘烤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中烟101下部烤后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中烟101下部烟叶的烘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烟叶烘烤前处理,将所述烟叶烘烤前处理,至烟叶叶基和支脉全黄,勾尖卷边;

S2、经S1的烟叶置于烤房中,所述烤房干球温度以0.5℃/h升至45-50℃,于湿球温度36-37℃条件下保持10-15h,使低温层叶片达到黄片黄筋,勾尖卷边,全炉无青筋;

S3、经S2后,干球温度以1℃/h升到50℃,湿球温度控制在37-38℃,保持8-10小时,使高温层叶片大卷筒,干燥1/2;

S4、经S3后,干球温度以1℃/h升到54℃,湿球温度控制在38-39℃,保持15-20小时,使整个烤房内的叶片全干;叶片基部未达到全干时,不允许超过54℃;

S5、经S4后,干球温度以1℃/h升到60℃,湿球温度控制在39-40℃,保持5小时,使烟筋开始收缩变褐、干燥2/3以上;以确保烤后烟叶油分和色度,节省能源;

S6、经S5后,干球温度以1℃/h升到68℃,湿球温度控制在40-41℃,直至干筋。此阶段干球温度不得超过68℃,湿球温度不得超过42℃,防止烤红;

优选地,步骤S1中,当所述烟叶为叶绿素含量较高的下部烟叶时,所述烘烤前处理的具体过程如下:

(1)将所述烟叶装入烤房后点火,开启风机进行内循环,运转达4.5-5.5小时后,将干球温度升至38℃,湿球温度升至37℃,保持8-10小时,使烟叶叶尖变黄,总体变黄程度达到3-4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市烟草专卖局,未经潍坊市烟草专卖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2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