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3719.6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8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袁炜灯;刘树安;黄安平;钱峰;王健华;曾荣均;刘俊磊;陈君德;程涛;刘思捷;李启亮;刘沛林;肖俊;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5/00 | 分类号: | H02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范彦扬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馈入交 直流 电网 优化 运行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电网调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基于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其中,约束条件包括广义短路比约束和短路电流约束;对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本发明可以综合考虑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对运行方式的影响,从而有效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交直流输电混联技术迅速发展,呈现出多直流落点集中的重要特征。然而,由于我国负荷和资源的分布不平衡,造成不同区域间传输功率的增加,给电网的运行方式造成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装置及系统,以有效优化电网的运行方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馈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优化运行方法,其中,包括: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其中,所述运行指标包括平均输电介数和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其中,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广义短路比约束和短路电流约束;对所述电网运行方式模型进行求解,获取电网的最优运行方案。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获取电网的运行指标的步骤,包括:将电网进行分区,得到电网的子区域和子区域之间联络线;根据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平均输电介数;其中,所述节点对为联络线上任意段潮流的两个节点;根据主变压器的实际运行有功功率和主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最大值计算所述子区域的分区中心主变负载率。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平均输电介数的步骤,包括:根据介数计算公式和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计算由多条联络线路组成的输电断面的平均输电介数;其中,所述介数计算公式为:
其中,Gpq_ij(L)为平均输电介数,p和q分别为联络线两端的两个节点,i和j为联络线上任意段潮流的节点对,L为联络线的总条数,l为联络线的编号,Gpq_ij(l)为联络线l关于节点对(i,j)的概率潮流介数。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下式确定所述联络线关于节点对的概率潮流介数:
其中,Gpq_ij(l)为联络线l关于节点对(i,j)的概率潮流介数,P(i,j)表示节点i流向节点j的有功功率,Pl(i,j)表示节点i经过线路l流向节点j的有功功率,Si为节点i流出的实际有功,Sj为负荷节点j的最大需求负荷。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运行指标和预先构建的约束条件构建电网运行方式模型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运行指标构建基于权重的目标函数;基于广义短路比和短路电流构建约束条件。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指标构建基于权重的目标函数的步骤,包括:根据综合安全函数和所述运行指标构建基于权重的目标函数;其中,所述综合安全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37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