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及其制备和在卷烟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3850.2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5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雄;杨华武;李燕春;庹苏行;丁莎;刘金云;谭新良;刘建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B3/12 | 分类号: | A24B3/12;A24B15/34;C07C69/732;C07C67/03;D21H17/14;D21H19/1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盛武生;魏娟 |
地址: | 4100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酸醇酯 卷烟 潜香物 及其 制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卷烟加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的制备方法和在卷烟中的应用。本发明先将醇类与δ‑内酯两种香料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相应的δ‑羟基酸醇酯衍生物,该衍生物本身没有香气或香气很弱,在常温下能稳定存在,在受热条件下可以释放出两种香味的醇类香气和相应δ‑内酯香气。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减少或避免加工、存放环节中单独使用醇和δ‑内酯时由于挥发或升华带来的香气物质损失,还能达到均匀控制释放两种香料的效果。该控制释放技术在烟草和日化领域有很广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香精香料技术及卷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δ-羟基酸醇酯在卷烟中的加香用途。
背景技术
很多醇类香料在卷烟工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在应用中存在易挥发损失的特点。如薄荷醇是一种在食品和烟草等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凉味剂,但有易于升华或挥发、在人的口腔中凉味时间短和瞬时作用强烈的特点,在需经高温处理的烟草中应用受到限制。另外,如叶醇、苯乙醇等在卷烟中都有自身特有的赋香效果,也都存在易于挥发与损失的问题。
为增加醇类香料的耐加工性和实现其在较长时间内的控制释放,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衍生物(衍生为酯类或糖苷类潜香物)法、包络复合物法、胶囊法和吸附剂法。
为降低薄荷醇的易挥发性,将其衍生为酯类或糖苷类是一种解决途径。按照衍生成的薄荷酯的结构分类,可分为单薄荷酯、双薄荷酯、多薄荷酯等。单薄荷酯包括乙酸薄荷酯、异戊酸薄荷酯、香兰素碳酸薄荷醇酯等;双薄荷酯包括顺丁烯二酸双薄荷酯、D-酒石酸双薄荷酯等;多薄荷酯包括硅酸三薄荷酯等[1]。这些薄荷酯有的本身具有温和的晾感,有的在高温裂解的条件下释放薄荷醇产生晾感。
薄荷醇、叶醇、苯乙醇、香叶醇等的糖苷合成研究都有报道。薄荷醇、苯乙醇、香叶醇等可被β-环糊精等包络制备成络合物[2,3],有的也可被包埋制备成缓释型微胶囊[4];用硅酸镁等硅酸盐作为薄荷醇的吸附剂也可减少薄荷醇的挥发[5]。
未见实现将δ-羟基酸醇酯应用于卷烟加香实现醇类香料和δ-内酯两类香料的控制释放的技术报道。
参考文献
[1]杨凯,毛超旭,陈治希,等.薄荷醇酯香料的合成研究进展[J].化学通报,2013,76(12):1091-1097.
[2]贝尔纳·布尔西耶.包括豌豆麦芽糊精和/或豌豆葡萄糖浆的封装剂、包含它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CN,CN 101754692B[P].2013.
[3]万广闻,谢辉,毛春芹,等.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对薄荷醇的包合行为差异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8):3336-3341.
[4]孙鹏宇.缓释型胶囊薄荷醇制备工艺研究[D].江南大学,2013.
[5]刘立全,孙瑞申.薄荷醇吸附剂的研究[J].烟草科技,1988(3):22-25.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加香技术存在加香手段单一、且容易挥发损失和突释的技术不足,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旨在通过所述的δ-羟基酸醇酯(本发明也称为5-羟基酸醇酯)的使用,丰富卷烟加香手段和提高醇类香料释放的均匀性,改善卷烟口感。
本发明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的制备方法,旨在通过简单的方法制得所述的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
本发明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了所述的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在卷烟中的应用。
本发明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添加有所述的δ-羟基酸醇酯卷烟潜香物δ- 羟基酸醇酯的卷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3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