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纹理生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4583.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0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枭;王毅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T15/04 | 分类号: | G06T15/04;G06T7/13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纹理 纹理贴图 对抗 采样 网络 模型纹理 三维模型 纹理 线框图 着色 边缘检测 采样规则 环境因素 网络输出 纹理生成 纹理图片 原模型 映射 卷积 视角 输出 节约 图片 制作 转化 保证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纹理生成方法。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对输入的模型,即无纹理贴图的三维模型,根据给定的采样规则,从多个视角获取模型的采样图片;(2)对采样图片做边缘检测处理,将采样图转化为线框图;(3)搭建并训练生成彩色纹理的生成对抗网络,然后将线框图作为网络的输入,通过生成对抗网络的处理,输出彩色纹理图;(4)将网络输出的多张彩色纹理图映射到原模型上,实现纹理着色,获得具有纹理贴图的三维模型。本发明通过搭建并训练基于深度卷积的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即可实现纹理图片的生成,提升了纹理贴图的制作效率,节约了成本,同时也统一了纹理生成的环境因素,保证最后纹理着色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图形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纹理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模型纹理在三维模型制作领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维模型是由许多三角形面片组合而成,但是这些三角形面片本身没有颜色数值。如果想要三维模型表面拥有色彩感和凹凸感,则必须制作纹理贴图,通过特定的方式将其映射到模型表面,从而让模型拥有更加逼真的视觉效果。因此,一个模型的逼真细腻程度取决于其纹理的精细度。
目前,模型纹理的主要制作方法是由美术工程师先对模型进行UV展开,设置好纹理布局,再使用专业的数码绘图软件手工绘制相应的纹理图案。纹理最终的显示效果好坏完全取决于美术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随着渲染技术的提升,纹理的精细度要求不断增加。这不仅增加了绘制纹理的时间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纹理制作的专业门槛,加大了人力物力成本。
还有一种模型纹理的生成方法,是通过现实拍照采样获得纹理图片,再合成到三维模型上。然而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纹理图片会受到现实光照条件的影响,不用的采样环境和采样位置会导致纹理图片的光照方式不用,从而使得最后纹理着色时不同纹理的色差较大,同时纹理边界处会有叠色和裂纹的现象。
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纹理生成方法。通过大量真实图片训练,由生成对抗网络快速生成纹理图片。所得的纹理图片真实度无限逼近真实图片,保证了纹理极强的真实感和极高的精细度。这大大降低了模型纹理的制作门槛,纹理制作人员无需较高的美术素养也能制作出精美的模型纹理。同时,由于是在虚拟环境下生成,可以控制统一的光照条件,保证每张纹理图片的一致性,使模型的纹理不会产生割裂感。相对于传统的手工制作和现实采样,这种方法极大的提高了纹理的制作效率,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具有良好的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纹理制作流程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纹理生成方法,利用训练好的生成对抗网络快速生成高质量的纹理图片,极大了节约了时间成本,降低了制作门槛。
一种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模型纹理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对输入的无纹理贴图的三维模型,根据给定的采样规则,从多个视角获取模型的采样图;
步骤(2)对步骤(1)中的采样图做边缘检测处理,将采样图转化为线框图;
步骤(3)搭建并训练生成彩色纹理的生成对抗网络,然后将步骤(2)中的线框图作为网络的输入,通过生成对抗网络的处理,输出彩色纹理图;
步骤(4)将步骤(3)中的多张彩色纹理图映射到原三维模型上,实现纹理着色,获得具有纹理贴图的三维模型。
所述的步骤(1)中,对输入的无纹理贴图的三维模型,根据给定的采样规则,从多个视角获取模型的采样图,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1.通过设置模型的坐标,将模型的中心位置移动到虚拟世界的坐标原点,
1-2.设置相机的初始位置、镜头朝向和视口大小,获取投影矩阵;
1-3.根据设定的多个采样点,依次进行模型采样,具体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45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