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气路结构及其调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5114.0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2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润宝;范炜;周宇昊;郑梦超;林达;牟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M8/0432;H01M8/2465;H01M8/2483;H01M8/248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腔体 多孔挡板 进气歧管 气路结构 电池堆 出气歧管 气槽 体内 保温效果 并联组合 发电单元 气流均匀 腔体密封 燃料气体 压力场 串联 围住 申请 | ||
1.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气路结构,所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包括由若干片电池片(1)通过串联并联组合而成,并作为一个发电单元的电池堆(2),每片电池片(1)上均设置有输送反应所需气体的气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结构包括腔体(3)、多孔挡板(4)、进气歧管(5)和出气歧管(6),所述腔体(3)密封围住电池堆(2),所述进气歧管(5)连接在腔体(3)的一侧,所述出气歧管(6)连接在腔体(3)的另一侧;所述多孔挡板(4)设置在腔体(3)内,并靠近进气歧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气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挡板(4)通过插槽(7)设置在腔体(3)内,插槽(7)设置在腔体(3)的内底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和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气路结构的调整方法,该调整方法用于确定多孔挡板(4)的开孔模式,其特征在于:对气路进行调整测试采用的测试设备包括测试装备腔体(C3)、测试装备侧面多孔板(C4)、测试装备进气歧管(C5)、测试装备出气歧管(C6)、测试装备歧管进气阀门(C8)、测试装备红外相机(C9)和测试装备控制系统(C10);所述测试装备腔体(C3)连接在电池堆(2)的出气一侧,所述测试装备侧面多孔板(C4)连接在电池堆(2)的进气一侧,测试装备侧面多孔板(C4)与多孔挡板(4)尺寸相同,测试装备侧面多孔板(C4)上的每个孔均连接一个测试装备进气歧管(C5),每个测试装备进气歧管(C5)上均安装测试装备歧管进气阀门(C8);所述测试装备出气歧管(C6)与测试装备腔体(C3)连接,所述测试装备红外相机(C9)和测试装备控制系统(C10)通信连接,测试装备红外相机(C9)置于测试装备腔体(C3)一侧;
调整方法为:初次测试,将每个测试装备进气歧管(C5)上安装的测试装备歧管进气阀门(C8)保持全开;将测试装备进气歧管(C5)与外部供气设备相连进行供气,通入有一定温度的气体,外部供气设备的进气温度、流量、压力由测试装备控制系统(C10)控制;测试装备红外相机(C9)将电池堆(2)出气一侧的温度分布发送至测试装备控制系统(C10),根据温度分布情况,调整各测试装备歧管进气阀门(C8)的开闭,通过多次调整,使电池堆(2)的温度场均匀,记录下测试装备侧面多孔板(C4)上各孔进气情况,形成最佳的开孔模式;根据测试所确定的开孔模式制作与之对应的多孔挡板(4),应用于燃料电池气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1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