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正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5164.9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5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大槻佳太郎;佐藤哲;三枝昌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1 | 分类号: | H01M4/131;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杨琦;陈明霞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极 锂离子 二次 电池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 电池用正极,其中,
在正极集电体上具备具有正极活性物质、导电助剂和粘合剂的正极活性物质层,
使用光谱测色仪测定出的包含所述正极活性物质、所述导电助剂和所述粘合剂的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的波长550nm的反射率Rc为2.0%≤Rc≤1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中,
作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的波长550nm的反射率Rc1为8.0%≤Rc1≤12.0%,
LixNiyM1-yOz……(1)
满足0<x≤1.1;0≤y<0.5;1.9≤z≤2.1,M具有选自Co、Mn、Al、Fe、Mg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dc1为3.1g/cm3≤dc1≤4.1g/cm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极,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担载量Lc1为13.0mg/cm2≤Lc1≤25.0mg/cm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中,
作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由下述式(2)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的波长550nm的反射率Rc2为3.5%≤Rc2≤7.8%,
LixNiyM1-yOz……(2)
满足0<x≤1.1;0.5≤y≤1;1.9≤z≤2.1,M具有选自Co、Mn、Al、Fe、Mg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dc2为3.0g/cm3≤dc2≤3.8g/cm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正极,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担载量Lc2为12.0mg/cm2≤Lc2≤24.0mg/cm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其中,
作为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由下述式(3)表示的化合物作为主成分,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的波长550nm的反射率Rc3为2.0%≤Rc3≤5.8%,
LixMyOzPO4……(3)
满足0<x≤1.1;0<y≤1.1;0≤z≤1.0,M具有选自Ni、Co、Mn、Al、Fe、Mg、Ag、V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密度dc3为1.8g/cm3≤dc3≤2.5g/cm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正极,其中,
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每单位面积的担载量Lc3为8.0mg/cm2≤Lc3≤15.0mg/cm2。
1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其中,
具有:
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极、
在负极集电体上具备具有负极活性物质的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
隔膜、以及
非水电解液,
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表面上的波长550nm的反射率Ra为7.5%≤Ra≤1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1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极极片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 下一篇:负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