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凸杯状结构的TOP-LED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5695.8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尚朋飞;左明鹏;陈健平;刘云;张明武;李义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鸿利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48;H01L33/50;H01L33/54;H01L33/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凸杯状 结构 top led | ||
一种新型凸杯状结构的TOP‑LED,本发明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它包含蓝光LED芯片、绝缘胶、LED引线框架、荧光胶、键合金线,蓝光LED芯片通过绝缘胶固定在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内底部,且蓝光LED芯片的正、负电极通过键合金线与LED引线框架的正、负电极串联导通;荧光胶注设于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内;所述的荧光胶呈上凸状结构,所述的LED引线框架的上表面周壁开设有荧光胶阻隔凹槽,荧光胶阻隔凹槽内填设有阻隔填充剂。将TOP‑LED制作成凸杯状结构,从而增加内部蓝光LED芯片和键合金线上方覆盖的荧光胶的厚度,以此来提升LED的抗硫化效果,同时能够增加LED的发光亮度,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凸杯状结构的TOP-LED。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照明产业、背光技术以及LED显示行业的飞速增长,加之国家对新型节能照明行业的大力支持,以及贴片式发光二极管(LED)体积小、发光角度大、光色均匀性好、产品可靠性高、低耗损和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市场对贴片式发光二极管(LED)的需求倍增。根据市场的需求、技术革新、及应用场所的不同,贴片式发光二极管也有多种封装方式和结构。
现有技术中,TOP-LED的封装结构是基于图1所示,绝缘胶将蓝光LED芯片粘接固定在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内部底面,键合金线将LED引线框架的正负极焊盘和蓝光LED的正负极连接,使其形成可导通的回路,最后通过点胶机将荧光胶注入到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内,使荧光胶包裹并覆盖LED引线框架的碗杯,且荧光胶不得高出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平面。这种封装结构的缺陷在于,蓝光LED芯片的厚度和线弧的高度导致荧光胶的覆盖厚度被限定,通常为了获得更小的体积,引线框架的碗杯深度被压缩到400um甚至更低。而由此会导致最终填充覆盖在LED引线框架碗杯内的荧光胶受限,最薄弱的地方可能会出现漏金线或者勉强覆盖金线,由此引发LED抗硫化效果减弱,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新型凸杯状结构的TOP-LED,将TOP-LED制作成凸杯状结构,从而增加内部蓝光LED芯片和键合金线上方覆盖的荧光胶的厚度,以此来提升LED的抗硫化效果,同时能够增加LED的发光亮度,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蓝光LED芯片、绝缘胶、LED引线框架、荧光胶、键合金线,蓝光LED芯片通过绝缘胶固定在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内底部,且蓝光LED芯片的正、负电极通过键合金线与LED引线框架的正、负电极串联导通;荧光胶注设于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内;所述的荧光胶呈上凸状结构,所述的LED引线框架的上表面周壁开设有荧光胶阻隔凹槽,荧光胶阻隔凹槽内填设有阻隔填充剂。
进一步地,所述的阻隔填充剂为膏状可凝固的脱模剂。
本发明的制作步骤如下:
1、制作模具,采用模压的方式在LED引线框架的碗杯上部边缘胶材上制作荧光胶阻隔凹槽6;
2、在荧光胶阻隔凹槽内注入阻隔填充剂,使其将荧光胶阻隔凹槽全部填满;
3、通过绝缘胶将蓝光LED芯片按设计图纸固定在LED引线框架相应的位置,再利用键合金线将蓝光LED芯片的电极和LED引线框架的焊盘连接导通;
4、将荧光胶通过点胶的方式注入到LED引线框架的碗杯内,使得胶量注满碗杯且在碗杯上形成凸的状态,即可。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凸杯状结构的TOP-LED,将TOP-LED制作成凸杯状结构,从而增加内部蓝光LED芯片和键合金线上方覆盖的荧光胶的厚度,以此来提升LED的抗硫化效果,同时能够增加LED的发光亮度,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鸿利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鸿利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