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颗粒分离、冷却一体化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5827.7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5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荣先奎;王庆元;陈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7/00 | 分类号: | C10B57/00;F28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颗粒 分离 冷却 一体化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固体颗粒分离、冷却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自上而下包括分离段和冷却段,所述分离段设有气固分离器,所述冷却段设有换热管,所述装置下部设有流化气入口;所述分离段和冷却段之间设有气提段;
所述分离段的直径为8~10m,所述气提段的直径为4~5m,所述冷却段的直径为1.5~5m;
所述一体化装置的中间位置纵向设有提升管反应器,所述提升管反应器向下穿出一体化装置底部,向上延伸至分离段上部;
所述冷却段包括至少一段,所述冷却段中换热管的布置形式为垂直布置和/或环形螺旋布置;所述冷却段设置有蒸汽汽包,采用蒸汽方式换热,或所述冷却段采用除盐水进行换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包括煤热解产生的粉焦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段下部设有气提蒸汽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反应器的长度为20~30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管反应器的直径为1~1.5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为两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中换热管的布置形式为垂直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汽包环形设置于冷却段内部或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设置有蒸汽汽包,采用蒸汽方式换热。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的换热管垂直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的换热管多层错开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段的换热管垂直布置或环形螺旋布置,采用除盐水换热。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段的换热管环形螺旋布置时,采用旋向相反的双管并行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的直径独立地为1.5~5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的下部流化气入口处设置有流化气分布管。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段和第二冷却段的下部流化气入口处均设置有流化气分布管。
1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段下部气提蒸汽入口处设有气提蒸汽分布管。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提蒸汽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冷却段的流化气。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段的流化气为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8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