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5829.6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1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慧;丁慧霞;马跃;吴赛;汪洋;李志;杨德龙;孟萨出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6/18 | 分类号: | H04W16/18;H04W24/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专网 覆盖区域 网络规划 网络规模 网络需求 无线通信 业务环境 基站 无线通信技术领域 工程参数 基站覆盖 基站容量 容量需求 网络结构 信息建立 业务场景 业务区域 优化调整 站址规划 重要参数 网站 专网 组网 选址 覆盖 配置 规划 统计 建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的方法及系统,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电力无线专网拟覆盖区域业务环境信息,根据电力业务环境信息建立电力无线专网业务区域,统计各电力无线专网拟覆盖区域业务场景面积,形成电力无线专网网络需求分析结果;根据电力无线专网网络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电力无专网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根据所述基站覆盖和基站容量确定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规模;根据所述网络规模,确定电力无线专网站址规划方案,所述站址规划方案包括:基站选址方案和基站工程参数配置。本发明对网络结构和设备重要参数的取值进行优化调整,为电力无线专网的组网提供依据,指导实际的电力无线专网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展开,电力业务对可靠性、安全性的需求不断提高,电力无线专网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调整223~235Hz频段无线数据传输系统频率使用规划的通知》,鼓励相关行业采用共同模式使用223-226MHz和229-233MHz频段。电力无线专网技术LTE-G 230和IoT-G 230,为智能电网提供更高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提供更加广阔的覆盖面积。对于智能电网当中的业务对信号覆盖区域广度相应需求,能够及时给予满足,包含智能电网各类基础性业务,如移动资产可视化管理、用电信息采集、配网自动化、应急抢修及负荷管理等。
无线网络规划技术在无线专网发展历程中已非常成熟,网络规划的意义在于打造出满足业务需求、覆盖连续、容量合理、成本最优的高质量网络服务用户。目前成熟的无线规划软件是基于无线公网的频段和公网业务模型开发,但电力无线专网以230MHz频段为主,其传输模型、链路预算模型、技术体制都与无线公网不同,因此需要结合频率特点、电力业务需求特性,研究电力无线专网的信号传播模型,研究适用于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方法及其装置,指导电力无线专网的建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230M电力无线通信的网络规划的方法,包括:
获取电力无线专网拟覆盖区域业务环境信息,根据电力业务环境信息建立电力无线专网业务区域,统计各电力无线专网拟覆盖区域业务场景面积,形成电力无线专网网络需求分析结果;
根据电力无线专网网络需求分析结果,确定电力无专网覆盖需求和容量需求,根据所述基站覆盖和基站容量确定电力无线专网的网络规模;
根据所述网络规模,确定电力无线专网站址规划方案,所述站址规划方案包括:基站选址方案和基站工程参数配置。
可选的,业务环境信息包括:地理地貌环境、电力业务终端和电力物业信息。
可选的,业务区域包括:核心密集区、密集区、基础区和分散区。
可选的,确定基站选址方案,包括:
根据230M电力无线通信覆盖距离参考值对覆盖区域确定初步基站选址方案;
当基站覆盖受限时,确定初步基站选址方案为基站选址方案,当基站容量受限时,根据业务密度和一个基站容量的比值调整初步基站选址方案;
根据所述基站选址方案,在基站选址方案距离<500m内选取电力物业位置,若500m内没有合适的电力物业位置,采用新建杆塔方式。
可选的,基站工程参数配置,包括:
配置天线挂高,核心密集区的天线挂高区间为30~35m,密集区的天线挂高区间为35~40m,基础区及分散区的天线挂高大于40m;
配置天线方位角,天线方位角的范围为0°至240°;
配置天线下倾角,天线下倾角的角度为(天线挂高/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5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