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6123.1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56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贺起;王飞;彭福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 代理人: | 高小改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施工 控制系统 监控量 隧道 施工 安全监控系统 安全监控装置 输入信息处理 数据分析结果 工程安全性 安全系数 安全监控 安全状况 地质信息 发生危险 分析模块 监测模块 信息反馈 预警模块 支护参数 周边环境 综合分析 服务器 分析 储存 安全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系统不能够分析隧道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同时在危险发生时采取措施,遏制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的问题,其技术特征是:包括用于监测隧道内外安全的监测模块,用于分析施工安全系数的分析模块;用于隧道内部地质信息的收集,输入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预警模块;用于储存测得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的服务器;本发明能够根据监控量测信息反馈根据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结果,对工程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对策与建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施工,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它是奥地利学者在长期从事隧道施工实践中,从岩石力学的观点出发而提出的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是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的一个体系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工程施工方法。
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各种类型的仪表和工具,对围岩和支护的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统称为监控量测,因为隧道工程作为工程建筑物,受力特点与地面工程有很大的差别,同时隧道在开挖支护成形运营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受力状态变化这一特性,因此隧道监控量测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现有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系统不能够分析隧道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同时在危险发生时采取措施,遏制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装置及其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隧道施工安全监控系统不能够分析隧道可能发生危险的征兆,判断工程的安全状况,同时在危险发生时采取措施,遏制危险的趋势,确保施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施工安全监控控制系统,包括用于监测隧道内外安全的监测模块,用于分析施工安全系数的分析模块;用于隧道内部地质信息的收集,输入信息处理系统,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的预警模块;用于储存测得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的服务器;所述监测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所述A/D转换器将监测模块传入的电信号转换为程序指令,并将程序指令传输至分析模块,所述分析模块通过数据连接所述服务器,所述分析模块的输出端还电性连接无线发射器的输入端,无线发射器能够将分析模块传入的电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将无线信号发送给预警模块。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监测模块包括洞内监测单元、周边位移监测单元、拱顶下沉监测单元和监测控制器,所述洞内监测单元、周边位移监测单元、拱顶下沉监测单元分别和监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监测控制器用于收集所述洞内监测单元、周边位移监测单元和拱顶下沉监测单元采集的数据,所述洞内监测单元用于对隧道洞内进行拍摄监测,且将拍摄的画面进行实时的传送;所述周边位移监测单元用于对隧道周边断面位移进行拍摄监测,且将拍摄的画面进行实时的传送;所述拱顶下沉监测单元用于对隧道拱顶位移进行实时的检测,所述周边位移监测单元内安装精密水准仪。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拱顶下沉监测单元内安装全站仪,且全站仪在隧道拱顶每间隔地质预报仪10-50m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1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