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叶丛芽进行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6251.6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毛创学;吴坤林;曾宋君;郑枫;房林;李琳;周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 代理人: | 胡素丽;刘明星 |
地址: | 51065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叶丛 进行 兜兰 优质 种苗 组织培养 快速 繁殖 方法 | ||
1.一种通过叶丛芽进行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无菌不定芽的获得:切取兜兰的侧芽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然后加入头孢呋辛钠溶液覆盖培养基表面,培养温度25℃-29℃,光照度1500-2000lx,光照12-16小时/天,获得不定芽,所述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每升含有椰子乳20-50mL、BA 5-10 mg、蔗糖15-20 g、NaH2PO4 0.17-0.34 g和琼脂4.5-5.0 g,其余为1/4-1/2MS培养基,pH 5.8-6.0;
b、叶丛芽诱导与增殖:纵切不定芽的生长点,接种至叶丛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29℃,光照度1500-2000 lx,光照12-16小时/天,直至不定芽增殖分化成叶丛芽;将叶丛芽切下来,纵切其生长点,接种至叶丛芽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叶丛芽增殖培养,培养温度25℃-29℃,光照度1500-2000 lx,光照12-16小时/天,叶丛芽增殖培养继代周期为60天,每次培养均将上一次培养获得的叶丛芽切割,同时纵切叶丛芽的生长点;所述的叶丛芽诱导培养基为:每升含有椰子乳150-200 mL、TDZ 0.75-1.5 mg、蔗糖20-30 g、NaH2PO4 0.17-0.34g和琼脂4.5-5.0 g,其余为1/2-1MS培养基,pH 5.8-6.0;所述的叶丛芽增殖培养基为:每升含有椰子乳150-200 mL、TDZ 0.25-0.7 mg、蔗糖20-30 g、NaH2PO4 0.17-0.34 g和琼脂4.5-5.0 g,其余为1/2-1MS培养基,pH 5.8-6.0;
c、叶丛芽恢复成正常的不定芽:将叶丛芽增殖培养获得的叶丛芽切割,同时纵切叶丛芽的生长点,接种至叶丛芽恢复常芽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29℃,光照度1500-2000 lx,光照12-16小时/天,叶丛芽增殖分化出不定芽;所述的叶丛芽恢复常芽培养基为:每升含有椰子乳25-50 mL、蔗糖10-20 g、NaH2PO4 0.17-0.34 g、蛋白胨2-4 g和琼脂4.5-5.0 g,其余为1/4-1/2MS培养基,pH 5.8-6.0;
d、不定芽的生根壮苗培养:将不定芽从成团不定芽中分离出来接种至生根壮苗培养基中,培养温度25℃-29℃,光照度1500-2000 lx,光照12-16小时/天,获得生根的组培苗;所述的生根壮苗培养基为:每升含有椰子乳50-75 mL、蔗糖15-25 g、NaH2PO4 0.17-0.34 g、NAA 0.5-1 mg、活性炭0.3-0.5 g和琼脂4.5-5.0 g,其余为改良MS培养基,pH 5.8-6.0;所述的改良MS培养基是将MS培养基中的NH4NO3和KNO3改变为原来的1.5-2倍,其余成份不变;
e、组培苗的移栽:将组培苗移入栽培基质中培养获得兜兰种苗,所述的栽培基质为植金石、树皮和椰壳按体积比为1-3:1-3:1混合的混合基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叶丛芽进行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取兜兰的侧芽作为外植体,经消毒后,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具体为:在切取外植体前14 d用80-100 mg/L的硫酸链霉素溶液浇灌根部一次,间隔7天后再用80-100 mg/L的硫酸链霉素溶液浇灌根部一次,切取侧芽,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切下的侧芽先用体积分数75%-80%的酒精水溶液浸泡30-60秒,切掉叶片,再用体积分数75%-80%的酒精水溶液浸泡30-60秒,无菌水冲洗3-5次,再用质量分数0.1%-0.2%的升汞水溶液消毒5-10分钟,无菌水冲洗4-5次,接种到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叶丛芽进行兜兰优质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孢呋辛钠溶液为质量分数为11%-20%的头孢呋辛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未经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2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