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夹铰链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6306.3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3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玮;王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行木家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D11/10 | 分类号: | E05D1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杨万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页板 凹凸组件 防夹 垫块 铰链 合拢 垫块组件 工位 正对 活动设置 家居建材 门扇关闭 门扇开关 两工位 凹部 夹手 铰接 凸部 房门 紧凑 装配 平行 安全 | ||
本发明属于家居建材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夹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所述第一页板上设有向第二页板凸申设置有垫块,所述第二页板上设有凹凸组件,所述凹凸组件沿平行于第二页板的方向活动设置且凹凸组件被装配为能够在以下两工位间进行切换:工位一,所述凹凸组件的凸部与垫块正对以阻止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合拢;工位二,所述凹凸组件的凹部与垫块正对以使第一页板能够与第二页板合拢。本发明利用防夹垫块组件实现了对门扇关闭角度的限制,有效避免了门扇开关过程中夹手的问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另外,本发明将防夹垫块组件集成在房门铰链上,结构更加紧凑,易于安装、使用和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家居建材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夹铰链。
背景技术
房门防夹功能一直是装修设计的一项主要工作之一,尤其是对于有儿童的家庭,一扇具有防夹功能的房门能够大大提高儿童室内玩耍时的安全系数,现有技术中的防夹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思路,其一是增大门扇与门框的闭合缝隙,其二是将铰链设计为封闭是结构。然而以上两种设计思路都存在相应设计缺陷,一方面无法保证房门的密封性能,且可靠性较差,依然存在夹手的风险,另一方面也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防夹性能可靠的防夹铰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夹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所述第一页板上设有向第二页板凸申设置有垫块,所述第二页板上设有凹凸组件,所述凹凸组件沿平行于第二页板的方向活动设置且凹凸组件被装配为能够在以下两工位间进行切换:工位一,所述凹凸组件的凸部与垫块正对以阻止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合拢;工位二,所述凹凸组件的凹部与垫块正对以使第一页板能够与第二页板合拢。
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凹凸组件在工位一和工位二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第二页板上与第一页板向背的一侧设有安装盒,所述凹凸组件安装在安装盒内,所述安装盒朝向第一页板的一侧设有开口,所述凹凸组件裸露在开口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盒内设置的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的主轴上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凹凸组件的内侧设有螺母块,所述螺母块与螺纹杆构成螺纹配合。
所述第一页板为C字形,所述第二页板与第一页板中心的空缺部相对设置,所述安装盒的开口设置在该空缺部对应的区域内。
所述凹凸组件为E字形,所述凹凸组件沿竖直方向活动设置,所述开口的高度大于凹凸组件的高度,所述垫块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三个,且相邻两垫块的中心间距与凹凸组件上相邻两凸部的中心间距相等;所述垫块为弧形,且垫块的弧心位于铰链的旋转轴线上。
至少最上层垫块的顶面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安装盒内还设有一电涡流传感器,所述电涡流传感器正对凹凸组件的顶面设置,所述凹凸组件由非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电涡流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安装盒内设置的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步进电机电连接。
所述安装盒的顶部设有穿线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穿线孔与外置的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安装盒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凸耳,所述凸耳上设有螺栓安装孔。
一种防夹铰链,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所述第一页板上设有向第二页板凸申设置有垫块,所述第二页板上设有凹凸组件,所述垫块沿平行于第一页板的方向活动设置且垫块被装配为能够在以下两工位间进行切换:工位一,所述垫块与凹凸组件的凸部正对以阻止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合拢;工位二,所述垫块与凹凸组件的凹部正对以使第一页板能够与第二页板合拢。
本发明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发明利用防夹垫块组件实现了对门扇关闭角度的限制,有效避免了门扇开关过程中夹手的问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另外,本发明将防夹垫块组件集成在房门铰链上,结构更加紧凑,易于安装、使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行木家具有限公司,未经合肥行木家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3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