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菌剂有效改良土壤的复合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86434.8 申请日: 2019-03-13
公开(公告)号: CN110627577A 公开(公告)日: 2019-12-31
发明(设计)人: 吴杰森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博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C05F1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25600 江苏省扬***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菌群 保水剂 土壤改良 枯草芽孢杆菌 生物活性污泥 土壤团粒结构 重量份数配比 土壤酸碱度 有机膨润土 活性炭 动物粪便 复合配方 聚谷氨酸 生物残渣 土壤板结 土壤活性 土壤疏松 草木灰 腐熟剂 火山灰 秸秆粉 锯木屑 氯化铵 螺蛳壳 干粉 活化 酶解 水胶 尿素 制备 改良 土壤 配合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剂有效改良土壤的复合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枯草芽孢杆菌10‑15份、微生物菌群6‑13份、火山灰20‑30份、γ‑聚谷氨酸水胶2‑7份、秸秆粉20‑45份、锯木屑20‑40份、活性炭2‑5份、螺蛳壳粉末7‑15份、氯化铵10‑15份、尿素3‑13份、草木灰10‑20份、动物粪便20‑40份、生物活性污泥10‑20份、保水剂2‑5份、酶解生物残渣干粉15‑25份、有机膨润土5‑8份和腐熟剂5‑13份。本发明通过第一微生物菌剂、第二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菌群和保水剂构成微生物菌剂,三者之间共同配合作用使得土壤改良用的微生物菌剂发挥作用效果更好,有效改善土壤板结,活化土壤活性,使土壤疏松有弹性、土壤团粒结构行成,调节土壤酸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制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剂有效改良土壤的复合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是我们人类生存的根本。如今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受到的创伤比较严重,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来进行土壤修复,如耕地,化肥的出现为增产立下“汗马功劳”,但近些年来为了追求产量,盲目、过量的化肥投入,忽略了有机肥的使用,导致增加了投入成本,却没有使产量增加,反而给土壤造成严重的损害,出现包括有机质偏低,土壤酸化、次生盐渍化、土壤板结等在内的土壤退化现象,土壤的肥力严重不足。尤其是设施土壤环境,因为设施蒸发量大,又没有有效的降水,加之设施内栽植经济价值较高的园艺作物,化肥使用量更大,因此设施内土壤环境更加的恶劣。所以,研究土壤调理技术,合理的对设施土壤进行调理,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微生物具有改良土壤,释放植物活性因子,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作物抗病性,改善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且不污染环境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通过微生物的微生命活动,可以加速土壤团粒结构的离子交换,进而增加作物与土壤有机物质的接触率,改善土壤结构,松土便可开根。其次,微生物可以通过代谢活动,形成代谢产物,从而有效的吸收土壤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形成新的微生态系统;这样可以改善土壤板结,减少土壤病菌,活化土壤活性,使土壤疏松有弹性、土壤团粒结构行成,调节土壤酸碱度等等,这些都是微生物的特殊作用。

土地在种植农作物使用后会发生板结现象,而且土壤的酸碱度也会发生变化,影响后续农作物的生长,针对土壤恶化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改良土壤的微生物菌剂。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有效改良土壤的复合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土地在种植农作物使用后会发生板结现象,影响后续农作物的生长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剂有效改良土壤的复合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数配比的原料:枯草芽孢杆菌10-15份、微生物菌群6-13份、火山灰20-30份、γ-聚谷氨酸水胶2-7份、秸秆粉20-45份、锯木屑20-40份、活性炭2-5份、螺蛳壳粉末7-15份、氯化铵10-15份、尿素3-13份、草木灰10-20份、动物粪便20-40份、生物活性污泥10-20份、保水剂2-5份、酶解生物残渣干粉15-25份、有机膨润土5-8份和腐熟剂5-13份。

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包括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7的枯草芽孢杆菌KX-1、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58的枯草芽孢杆菌KX-2、保藏号为CCTCC NoM208060的枯草芽孢杆菌KX-4,三者的质量比为1:0.4-0.85:0.5-0.85。

优选的,所述保水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钾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微生物菌群乳酸菌、纳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地衣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枯草芽孢杆菌KX-1与微生物菌群的用量质量比为1:0.1-0.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博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博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