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胶质瘤复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6509.2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1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莺;牛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47/69 | 分类号: | A61K47/69;A61K31/704;A61K47/64;A61P35/00;B82Y5/00;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天河庐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4 | 代理人: | 胡济元;张祖华 |
地址: | 51051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胶质 复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胶质瘤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步骤如下:先以肝素为载体携带cRGD肿瘤靶向肽,并通过化学酸敏腙键连接阿霉素,制得阿霉素纳米药物;然后在EDC/NHS的催化下,使所述阿霉素纳米药物上的羧基与外泌体表面的氨基偶联在一起,从而使所述阿霉素纳米药物的纳米粒密集分布在外泌体囊泡的表面。方法所制备的治疗脑胶质瘤复合物不仅可靶向肿瘤、穿越血脑屏障,而且还具有载药量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所用的非有效成分为特征的医用配制品,具体涉及由植物细胞来源外泌体运载含有机杂环类化合物阿霉素的纳米药物的复合物,该复合物适用于治疗脑胶质瘤。
背景技术
脑胶质瘤(GBM)是常见的恶性原发性肿瘤,也是最具破坏性的脑肿瘤,主要发生于20岁以上成年人,发生率约为1/10万,脑胶质瘤预后极差,中位生存时间约为14个月,5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化疗是脑胶质瘤常用治疗方法,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应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化疗药物极少。许多化疗药物(如阿霉素)对胶质瘤细胞有较好的杀伤效果,但它们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限制了其在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因此,开发更多能够穿过血脑屏障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新型药物,丰富药品种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亚细胞囊泡,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均能分泌外泌体,动物细胞来源的外泌体粒径一般在30-150nm之间,植物细胞来源外泌体粒径在30-300nm之间不等,它们含有大量核酸、脂质、蛋白质、mRNA和miRNA等生物活性物质,可维持细胞内和细胞间的信号传导及多种生物学行为等。外泌体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其表面带有与细胞同源的膜蛋白,赋予其穿越多种生理屏障如血脑屏障等优点,外泌体含有脂质双分子层可包载活性药物,因此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用于脑部药物输送。有研究表明用西柚来源的外泌体递送miR19,经鼻腔给药有效抑制小鼠胶质细胞瘤的增殖,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Zhuang X,et al.Mol Ther2016,24,96-105.)。有人利用人树突状细胞(DC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携带活性药物成分经鼻腔给药用于脑部疾病治疗(MolNeurobiol 2014,49:113–119)。尽管如此,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仍然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来源于细胞的外泌体其结构较为刚性,小分子药物一般通过孵育、电穿孔、辅助超声等方法,包载到外泌体内部,应用这些制备方法得到的外泌体载药量较低,可能影响后期的进一步应用。Hongzhao Qi等人将昆明鼠血清来源的外泌体与阿霉素包裹,检测表明该合成的复合物中1μg外泌体可携带约0.105μg的阿霉素(Qi H,et al.Acs Nano 2016,10:3323-3333)。另一方面单一外泌体并不具备组织靶向特异性,更适用于局部给药治疗。如果开展外泌体的靶向给药,一般多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等方法将靶向分子通过转染,从供体细胞分选出带有靶向分子的外泌体,再用于进一步载药。这种修饰方法相对复杂、修饰后的外泌体纯度无法保证,产量低,这些都是外泌体应用的短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脑胶质瘤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所制备的复合物不仅可靶向性穿越血脑屏障,而且载药量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脑胶质瘤复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1)取新鲜西柚去皮榨汁,梯度离心,取沉淀物,用PBS缓冲液重悬沉淀后以蔗糖为提取剂,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外泌体,负80℃冻存,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未经南方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5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