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返味提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6519.6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1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岩 |
主分类号: | E03C1/264 | 分类号: | E03C1/264;E03C1/282;E03C1/29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返味 提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返味提篮,其包括:提篮主体,所述提篮主体限定了排水腔以及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的排水口;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提篮主体相配合地设置在所述排水口处,所述阻挡部件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开启/关闭所述排水口;提手部,所述提手部限定了中心腔并且设置有与所述中心腔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孔,所述提手部连接于所述排水腔内并且所述中心腔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从而形成依次经所述排水腔、所述第一过滤孔、所述中心腔、所述排水口的流通通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卫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返味提篮。
背景技术
现代家庭中,厨卫水槽的下水器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产品,虽然其在家居产品中属于一种小件产品,但对于室内卫生环境的影响却不容小视。厨卫水槽水管返味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下水管内臭味散发会污染室内空气,影响人们健康。目前市场上也有一些防返味的下水器,大多采用的是手动密封的方式,使用相对不便,同时某些产品虽然能够实现防返味的作用,但是相应的结构范围影响了下水时的垃圾过滤和后续的垃圾清理,使整体产品的用户体验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返味提篮,其包括:
提篮主体,所述提篮主体限定了排水腔以及与所述排水腔相连通的排水口;
阻挡部件,所述阻挡部件与所述提篮主体相配合地设置在所述排水口处,所述阻挡部件包括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可以开启/关闭所述排水口;
提手部,所述提手部限定了中心腔并且设置有与所述中心腔相连通的第一过滤孔,所述提手部连接于所述排水腔内并且所述中心腔与所述排水口相连通,从而形成依次经所述排水腔、所述第一过滤孔、所述中心腔、所述排水口的流通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件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水口处,直接加工制作于所述排水口处。
进一步地,所述阻挡部件是翻板地漏、弹簧地漏或磁力地漏。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部连接于所述排水腔内时,所述中心腔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排水腔的延伸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部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排水腔相配合,当所述提手部连接于所述排水腔内时,所述延伸部适于使所述提手部稳固于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是圆环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第二过滤孔,从而形成依次经所述第二过滤孔、所述排水腔、所述第一过滤孔、所述中心腔、所述排水口的流通通路。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部与所述阻挡部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提手部与所述阻挡部件通过螺纹、齿槽或套管方式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提篮主体还包括肩部,通过所述肩部适于将所述防返味提篮安装于下水器。
本发明的防返味提篮,整体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用水时可以通过阻挡部件中活动件开启排水口;无水时通过阻挡部件中活动件关闭排水口,从而可以自动防止下水管内臭味上浮,同时提篮结构便于过滤下水中的垃圾,且易于将垃圾清理,即使提篮中有垃圾存留也不会影响其防返味功能的实现。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篮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提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岩,未经李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5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