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6596.1 | 申请日: | 2019-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9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樊伟;吴瑞安;刘新东;朱美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208 | 分类号: | G10L21/0208;H04W4/80;A61N1/3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唐佳弟;秦华毅 |
地址: | 20131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处理 智能终端 无线通信模块 人工耳蜗 声音处理 体外机 声音信号发送 声音预处理 人工耳蜗电极 声音信号转换 编码信息 运算性能 麦克风 功耗 时长 算法 研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a)智能终端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b)该智能终端对收集的声音进行预处理;(c)该智能终端通过自身的无线通信模块将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发送至体外机的无线通信模块;(d)该体外机的无线通信模块再将接收的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发送至DSP芯片;(e)该DSP芯片将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转换成人工耳蜗电极编码信息。该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通过智能终端对声音进行收集及预处理,提高了声音预处理的效率,而且在研发声音预处理算法时也不必再受到功耗及运算性能的约束,同时延长了体外机的使用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声音处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人工耳蜗是目前常见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主要用于帮助配戴助听器效果不好或者根本无效的重度、极重度耳聋患者。人工耳蜗分为植入体内的植入体和佩带于体外的体外机两个部分,由体外机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编码信息,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提高及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在体外机的声音处理过程中,声音预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佩戴者的听声质量,所以,研发和优化更高质量的声音预处理方法是现在绝大多数人工耳蜗公司的重心所在,但受制于体外机的体积都较小,电池无法做大,也无法用高性能的处理芯片,这导致了现在的声音预处理研发和优化进入一个瓶颈期。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其通过智能终端对声音进行收集及预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a)智能终端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
(b)该智能终端对收集的声音进行预处理;
(c)该智能终端通过自身的无线通信模块将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发送至体外机的无
线通信模块;
(d)该体外机的无线通信模块再将接收的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发送至DSP芯片;
(e)该DSP芯片将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转换成人工耳蜗电极编码信息。
该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进一步,该智能终端设有两个以上的该麦克风。
在步骤(b)中,该预处理包括降噪,回声消除,噪声场景识别。进一步,该智能终
端通过安装APP或安装音频处理模块的方式对声音进行预处理。
在步骤(c)中,该智能终端通过蓝牙或WLAN发送预处理后的声音信号。
本发明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通过智能终端对声音进行收集及预处理,提高了声音预处理的效率,而且在研发声音预处理算法时也不必再受到功耗及运算性能的约束,同时延长了体外机的使用时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的模块运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耳蜗的声音处理方法,其包括智能终端收集声音、智能终端预处理声音、无线传输声音信号、传输至DSP(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及声音信号转化成编码信息五个步骤,具体如下:
1、智能终端收集声音:智能终端通过麦克风收集声音,其中,该智能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声特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65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去混响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语音降噪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