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7452.8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9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杜明;杨东;蒋勇;刘洪;高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海特亚美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4 | 分类号: | G01R31/54;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张鸣洁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掉电 保持 指示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属于设备掉电指示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铁芯、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铁芯上,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通过两个电连接柱外接电源;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指示磁珠和位于指示磁珠和电磁线圈之间的平衡磁棒;所述平衡磁棒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平衡磁棒的磁场方向与电磁线圈形成的磁场方向始终保持垂直;所述壳体上对应指示磁珠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指示磁珠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指示磁珠是以过指示磁珠的球心的截面为N,S分界的双色磁珠。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应用面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掉电指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
背景技术
掉电是由于断电、失电、或电的质量达不到要求而导致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用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常出现掉电现象,需要检修人员对用电设备进行检修。对于电信号可以转换的用电设备,由于其电信号的输入可转换,检修人员对掉电前的用电设备的信号输入难以判断,给检修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其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应用面广。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铁芯、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铁芯上,所述电磁线圈的两端通过两个电连接柱外接电源;所述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指示磁珠和位于指示磁珠和电磁线圈之间的平衡磁棒;所述平衡磁棒固定安装在壳体内且所述平衡磁棒的磁场方向与电磁线圈形成的磁场方向始终保持垂直;所述壳体上对应指示磁珠设置有观察窗口;所述指示磁珠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指示磁珠是以过指示磁珠的球心的截面为N,S分界的双色磁珠。
优选地,所述指示磁珠为以黑白两色分别表示N,S两级的双色磁珠,使指示磁珠的两级颜色差距大,便于分别。
所述指示磁珠在电磁线圈通电的情况下可根据电磁线圈的磁场方向发生转动,使其指示电磁线圈的磁场方向;当所述电磁线圈断电的情况下,所述平衡磁棒将指示磁珠所显示的掉电前的电磁线圈的磁场方向状态固定下来,使检修人员快速了解电设备掉电瞬间的工作状态,其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应用面广。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柱包括第一组电连接柱和第二组电连接柱,所述第一组电连接柱和第二组电连接均分别包括正电连接柱和负电连接柱,所述电磁线圈包括分别缠绕在铁芯上的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组电连接柱的正电连接柱和负电连接柱电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组电连接柱的正电连接柱和负电连接柱电路连接,使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具有两种通电状态,可以体现两种工作状态,使电磁掉电保持指示结构可用于指示两种掉电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磁棒为圆柱型的磁棒,且所述平衡磁棒以垂直圆柱型轴线的中线为N,S两级的分界线。
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口上设置有透明的仪表玻璃,用于将指示磁珠密封在壳体内,避免指示磁珠被灰尘或污渍污染,导致检修人员不易分辨;同时透明的仪表玻璃,也不影响检修人员观察指示磁珠。
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玻璃为防尘玻璃,使其具有防尘效果,同时具有使仪表玻璃表面不易沾染油污、防静电等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平衡磁棒和指示磁珠位于电磁线圈远离电连接柱的一端,所述观察窗口位于壳体远离电连接柱的一端。即:所述电连接柱、电磁线圈、平衡磁棒和指示磁珠从壳体的一端依次安装至壳体的另一端,所述电连接柱伸出壳体用于外接电源。
所述电磁线圈与平衡磁棒的磁场方向始终保持相互垂直,所述电磁线圈与指示磁珠的电磁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磁珠通过过球心的光轴转动安装在壳体内,所述光轴与指示磁珠的N,S分界面相互平行且所述光轴与电磁线圈的磁场方向相互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海特亚美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海特亚美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74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