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及其组合物和泡棉双面胶带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8563.0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1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夏有贵;王恒;王凯;龙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6 | 分类号: | C09J7/26;C09J7/38;C09J151/00;C09J11/08;C08J9/236;C08J3/24;C08F287/00;C08F220/06;C08F220/18;C08F220/20;C08L51/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印苏华 |
地址: | 213145 江苏省常州市西太湖***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棉 基材 接枝化合物 接枝聚合物 双面胶带 制备 二次配方技术 制备橡胶改性 抗冲击性能 耐老化性能 耐溶剂性能 压敏胶粘剂 聚合方式 泡棉胶带 橡胶改性 有效连接 分子链 拉伸率 外层压 敏胶 粘剂 引入 保证 | ||
1.一种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算包括下述组分:SIS 100份;单官功能单体10~35份;引发剂0.2~0.7份;抗氧剂 0.5~0.8份;溶剂380~450份,其制备方法为:在反应瓶中,投入所述溶剂,然后开动搅拌装置,边搅拌边投入所述SIS,待所述SIS完全溶解后,投入所述单官功能单体,导入N2并升温,此时加入所述引发剂,维持反应,然后停止导入N2并降温,添加所述抗氧剂,获得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其特征在于:所述SIS的拉伸强度为3000~4500psi,断裂伸长率为800~1500%,邵氏A硬度为30~55,相对密度为0.89~0.92g/cm3,熔融指数为8~15g,苯乙烯含量为15%~25%,双嵌段含量为0~80%,重均分子量为10万~30万;所述单官功能单体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衣康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酰胺、乙烯基吡络烷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月桂酰、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苯乙烯化苯酚、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2,2’-二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十八烷基-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丙酸酯、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异丁酮、异佛尔酮、丙酮、丁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正庚烷、环己烷、120#溶剂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温至80℃,所述维持反应时间为3.5h,所述降温至45℃以下。
4.一种含有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的泡棉基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计算包括下述组分:SIS接枝化合物A100份;超微发泡剂0.1~1份;分散剂0.01~0.12份;黑色浆0.5~2份;光起始剂0.2~0.5份;架桥剂1~3份;交联剂0.5~1.5份;溶剂5~20份,其制备方法为:在烧杯中,加入所述SIS接枝化合物A、分散剂、黑色浆、溶剂,然后开动搅拌机高速搅拌,之后边搅拌边添加超微发泡剂、架桥剂、光起始剂和交联剂,并继续搅拌,停止搅拌并静置消泡,即可得到含有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的泡棉基材组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有SIS弹性体接枝化合物A的泡棉基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发泡剂为一种核壳结构,具有外壳和内核,所述外壳为热塑性丙烯酸聚合物,所述内核为由烷烃气体组成的球状塑料颗粒,所述内核直径为6-30微米,所述外壳的厚度为2-15微米;所述黑色浆的粒径为30微米以下;所述光起始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2-羟基-甲基苯基丙烷-1-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基-1-丙酮、安息香双甲醚、二甲苯酮、2-异丙基硫杂蒽酮、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DR-575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架桥剂为多官类交联剂,选自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三甘醇二丙烯酸酯、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三丙二醇酯、二丙烯酸对新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丙氧化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化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交联剂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多胺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金属类交联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溶剂选自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基异丁酮、异佛尔酮、丙酮、丁酮、环己酮、甲苯、二甲苯、正庚烷、环己烷、120#溶剂油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新纶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85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