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88764.0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0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张安东;吴道艳;于智豪;晏仕英;周洁;谢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6/534;A61P17/02;A61P31/02;A61P31/04;A61K31/045;A61K35/64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郭艳艳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伤口 愈合 中药 药膏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该药膏包括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该药膏的制备过程如下:将鲜石韦粉碎后与有机溶剂混合,浸泡后过滤,将滤液旋蒸,得第一干膏;将除蜂蜡和芝麻油外的药材粉碎后,将粉末与第二有机溶剂混匀并浸泡,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旋蒸,得第二干膏;将滤渣与水混合,熬制后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稠膏;向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中加入芝麻油,拌匀,再与稠膏混匀制得。该药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药膏存在的杀菌能力弱,创口愈合率低和祛疤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创口为机械因素加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的破坏。根据创口伤口的严重程度一般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但是由于处理的不及时或者是护理人员处理不妥当,伤口处容易感染细菌真菌,最终导致化脓、败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于一些轻微的外伤伤口,患者一般觉得并无大碍,就未进行处理,伤口便暴露于空气中,更容易接触细菌真菌,造成伤口感染,引起化脓等后果。一般伤口感染后愈合速度较慢,而且愈合后会有明显的疤痕,影响美观。
现今对于促进外伤伤口愈合,减少伤口感染主要以使用抗生素为主,也有一些抗感染的中药膏剂,或者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但这些药膏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a.杀菌能力弱;
b.药效持续时间短;
c.促伤口愈合作用不明显;
d.会形成明显的疤痕和硬痂,对皮肤类的创口治疗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得的中药药膏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药膏存在的杀菌能力弱,创口愈合率低和祛疤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20-90份、干石韦5-20份、冰片2-10份、薄荷2-10份、三七10-30份、黄芪5-20份、蜂蜡1-5份和芝麻油10-40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50-70份、干石韦8-13份、冰片3-7份、薄荷3-7份、三七18-24份、黄芪8-13份、蜂蜡1-3份和芝麻油20-27份。
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鲜石韦60份、干石韦10份、冰片5份、薄荷5份、三七20份、黄芪10份、蜂蜡2份和芝麻油25份。
上述促进伤口愈合的中药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鲜石韦粉碎后与第一有机溶剂按照1g鲜石韦:8-15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合,常温下浸泡8-15天,过滤,得滤液,将滤液在30-50℃条件下进行旋蒸,得第一干膏;
(2)将干石韦、冰片、薄荷、三七和黄芪粉碎得粉末,将粉末与第二有机溶剂按照1g粉末:8-15ml有机溶剂的比例混匀,在30-50℃条件下浸泡12-24h,过滤,得滤液和滤渣,将滤液在60-100℃条件下旋蒸,得第二干膏;
(3)将步骤(2)中制得的滤渣与水按照1:8-15的重量比混合,文火熬制1-3h,过滤,得滤液,向滤液中加入蜂蜡后继续熬制,得相对密度为1.4-1.7的稠膏;
将步骤(1)和步骤(2)中的第一干膏和第二干膏合并,并向其中加入芝麻油,搅拌均匀,得膏状混合物,再将该膏状混合物与步骤(3)中的稠膏混匀,得中药药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8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