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8846.5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四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切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昆山中际国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11 | 代理人: | 盛建德;李娜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槽 料盘 磨套 自动上料机构 卡子 弹簧端部 研磨 振动盘 中心环形 中心转动 自动上料 上端 和料 下端 | ||
一种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导槽、气动卡子、磨套和料盘。所述气动卡子设于导槽的下部且料盘的上方,所述料盘具有绕中心环形设置的若干磨套。所述导槽的上端与振动盘固定连接,料盘能够绕中心转动从而导槽的下端择一地与磨套对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自动上料,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设备,尤其是一种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弹簧许多都需要采用磨簧机进行端部研磨,以保证弹簧的垂直度要求,因此,也带动了一大批生产制造磨簧设备的厂家。目前,弹簧端部研磨均采用手工上料。对于弹簧厂家来说,如何实现自动上料以降低人工依赖度提高作业效率成了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该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能够实现无人操作,提升效率。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导槽、气动卡子、磨套和料盘,所述气动卡子设于导槽的下部且料盘的上方,所述料盘具有绕中心环形设置的若干磨套,所述导槽的上端与振动盘固定连接,料盘能够绕中心转动从而导槽的下端择一地与磨套对接。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的进一步改进,包括位于料盘旁侧的磨簧机,磨簧机设有两个砂轮,分别延伸至料盘的上下方。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弹簧倒入振动盘内,振动盘工作,弹簧依次进入导槽内;气动卡子缩回,前一个弹簧顺利经过导槽而滑入对应的磨套后,气动卡子伸出,卡住后一个弹簧防止其落下,直至料盘转动将后一个磨套转到导槽的正下端气动卡子才缩回,后一个弹簧对应地滑入后一个磨套内;料盘继续转动的同时气动卡子重复伸出和缩回的动作,直到每个磨套内都落入一个弹簧。
作为本发明技术方案二的进一步改进,当料盘上的每一个磨套内都落入弹簧后,气动卡子再次伸出卡住下落的弹簧,此时料盘继续转动且磨簧机启动,砂轮开始工作对弹簧的上下端部进行研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振动盘的振动使得弹簧依次进入导槽,然后通过气动卡子与料盘的转动速度相匹配,实现了节拍式生产,产品的一致性强,即本发明能够自动上料,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料盘的俯视图。
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
1---振动盘 2---弹簧
3---导槽 4---气动卡子
5---磨套 6---料盘
7---砂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振动盘1、导槽3、气动卡子4、磨套5和料盘6。所述气动卡子4设于导槽3的下部且料盘6的上方,所述料盘6具有绕中心环形设置的若干磨套5。所述导槽3的上端与振动盘1固定连接,料盘6能够绕中心转动从而导槽3的下端择一地与磨套5对接。
本发明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机构还包括位于料盘6旁侧的磨簧机,所述磨簧机设有两个砂轮7,分别延伸至料盘6的上下方。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弹簧端部研磨自动上料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弹簧2倒入振动盘1内,振动盘1工作,弹簧2依次进入导槽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切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切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88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