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货车和卡车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189194.7 申请日: 2019-03-13
公开(公告)号: CN109969083A 公开(公告)日: 2019-07-05
发明(设计)人: 邵昭;林航冰;陈海江;江轶政;刘益才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南大学
主分类号: B60Q9/00 分类号: B60Q9/00;B60R22/48;G08B25/00;B60W40/08;B60T17/22;B60T5/00;B60W40/09;E05F15/7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0083 湖南***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安全预警 监测系统 安全模块 大货车 车辆外部环境 车辆行驶安全 大型运输车辆 辅助安全系统 事故安全隐患 云服务平台 安全系数 安全性能 安全隐患 大型车辆 道路运输 功能单一 主动安全 多模块 潜在的 预警 交警 预防 开发
【说明书】:

在大型运输车辆日益严峻的事故安全隐患背景下,针对目前常规辅助安全系统功能单一、不能有效预警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包含车辆驾驶员主动安全模块、车辆行驶安全模块、车辆外部环境安全模块、交警云服务平台安全模块等多模块组合的多功能大型车辆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装置,是一种旨在提高大货车和卡车安全性能、降低道路风险、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和人员安全系数的辅助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货车和卡车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高大货车和卡车安全性能、降低道路风险、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和人员安全系数的辅助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使物流行业发展迅猛,公路货物运输在我国综合货物运输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重型货车具有运输量大、运输速度快且工作灵活等特点,在公路货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中国营运性质的货车货运量为315亿吨,同比增长1.2%,占全国货运总量的75.4%。由于重型货车具有体积大、载重多的特点以及经常存在疲劳驾驶、超速等违法违规行为,其造成的交通事故严重且特殊。威胁大货车和道路上其他车辆、人员的安全隐患主要如下:1、驾驶员疲劳驾驶:驾驶员驾驶大货车多是独自行驶长途路线,驾驶任务重、时间长;驾驶员精神长时间高度集中易产生疲倦,继而引发交通事故;2、驾驶员猝死:驾驶货车行驶途中,驾驶员由于休息时间不充分或是相关疾病等原因导致心率过快而猝死,继而引发交通事故;3、驾驶员驾驶行为不当: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及抽烟、打电话等不良或违规行为使驾驶中存在较大交通事故安全隐患;4、驾驶舱内环境:现今大部分货车采用驻车柴暖的取暖方式,大多数柴暖安装时将加热口安装在卧铺底下,尾气口设置在驾驶室下面;若驾驶室底部密封性不佳,长期停车使用时尾气有渗入驾驶室内的风险,造成室内人员中毒及缺氧等严重事故,且室内人员在睡眠中对此类事故发生意识较为迟缓,加剧了该类事故严重性;5、大货车超速行驶:当大货车车速超过路段规定最高时速时,发生交通事故概率将大幅增加;6、刹车失灵等机械故障:在货车的长途行驶过程中,刹车片存在温度过高导致刹车失灵继而引发交通事故的风险;7、雨雪雾恶劣天气:雨雪雾恶劣天气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根据当前天气及路面状况提前采取相关保护或避险措施;8、陡坡、长下坡、急转弯等事故易发路段:货车在陡坡、长下坡、急转弯等危险路段极易发生事故,驾驶员在事故高发路段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并提前做好事故规避准备。因此,开发新型大货车和卡车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就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大型运输车辆日益严峻的事故安全隐患背景下,针对目前常规大型运输车辆辅助安全系统功能单一、不能有效预警和预防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事故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包含车辆驾驶员主动安全模块、车辆行驶安全模块、车辆外部环境安全模块、交警云服务平台安全模块多模块组合的多功能大型车辆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装置,是一种旨在提高大货车和卡车安全性能、降低道路风险、提高道路运输效率和人员安全系数的辅助安全预警与监测系统装置。

本发明工作原理:本发明主要原理有四点:1.基于电子设备检测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2.车辆主要安全行驶参数的检测,主要包括刹车片温度、水箱过热、车辆速度、刹车失效模式分析;3.道路和气候等参数的采集,比如陡坡、长下坡、急弯等事故易发路段,大雨、大雾、冰冻等恶劣天气参数;4.交警云服务平台的接受、分析、指令发出以及特殊路段温度测量、声光自动报警装置的运行警示。

目前常用的客观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主要有基于驾驶员生理参数检测方法、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检测方法、基于车辆行为特征方法三大类:1.基于驾驶员生理参数如脑电图、心电图、肌电图、脉搏和皮肤温度等参数的检测是指驾驶员通过穿戴传感器来获取其生理参数,进而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2.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的检测方法是指利用机器视觉或模式识别等技术对驾驶员头部、眼部、嘴部等特征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而对驾驶员是否疲劳进行判断;3.基于车辆行为特征的方法是指通过检测方向盘运动、车道偏离时间、车辆行驶速度、加速踏板开度以及车辆横向位置等间接判断驾驶员疲劳状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1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