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9485.6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3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范宝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宝莲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19/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2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装置 卡圈 锅炉余热回收 热能吸收装置 锅炉 背面 余热回收效率 热能回收 外部接触 活动套 螺纹套 水吸收 外部 两组 连通 对称 余热 | ||
本发明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锅炉,锅炉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卡圈,且卡圈共有四个,四个卡圈每两个为一组,且两组卡圈均通过锅炉的中部对称,锅炉外侧顶部的一组卡圈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第一储水装置,且第一储水装置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套装有热能吸收装置。该锅炉余热回收设备,通过第一储水装置和第二储水装置之间的正面和背面通过十个热能吸收装置进行连通,且十个热能吸收装置、第一储水装置和第二储水装置的一侧均与锅炉的外部接触,使锅炉外部的余热可快速被第一储水装置、热能吸收装置和第二储水装置内部的水吸收,有效提高了锅炉余热回收设备的余热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常用的能量转换设备,锅炉可通过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进行加热,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常用的锅炉称为蒸汽锅炉。
余热是指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
锅炉余热回收是将锅炉本身未被合理利用的热能进行回收再利用,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设备对锅炉余热回收的效率较低,无法提高对锅炉余热的利用率,且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设备的维护相对复杂,在锅炉余热回收设备出现故障后难以维修,此外现有的锅炉余热回收设备对水过滤时设备容易发生堵塞,使锅炉余热回收设备的故障率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设备,具备余热回收的效率高、维护简单对水过滤时设备不易发生堵塞的优点,解决了余热回收的效率较低、维护相对复杂和对水过滤时设备容易发生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设备,包括锅炉,所述锅炉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卡圈,且卡圈共有四个,四个所述卡圈每两个为一组,且两组卡圈均通过锅炉的中部对称,所述锅炉外侧顶部的一组卡圈的外部活动套装有第一储水装置,且第一储水装置底部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套装有热能吸收装置,所述热能吸收装置共有十个,且十个热能吸收装置每五个为一组,所述十个热能吸收装置的底部均螺纹套装有第二储水装置,且第二储水装置的内侧与锅炉外侧底部的另一组卡圈活动套接,所述第一储水装置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出水管,且两个出水管的一侧均螺纹套装有汇集三通管,所述汇集三通管一侧的中部螺纹套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一侧的外部螺纹套装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一侧的中部螺纹套装有引水管,且引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水箱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水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水箱底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弯管,所述弯管底部的一侧螺纹套装有第二过滤装置,且第二过滤装置一侧的中部螺纹套装有水泵,所述水泵外侧的中部固定套装有固定座,且水泵一侧的中部螺纹套装有分流三通管,所述分流三通管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螺纹套装有输水管,且两个输水管的一侧分别与第二储水装置正面和背面的中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水装置包括子水仓,且子水仓顶部的一侧卡接有母水仓,所述子水仓和母水仓均活动套装在锅炉外侧顶部的一组卡圈的外部,且母水仓底部的一侧卡接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的一侧与子水仓底部的一侧卡接。
优选的,所述热能吸收装置包括热能回收管,且热能回收管顶端的中部活动套装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螺纹套装在第一储水装置底部的正面,且螺纹管底部的外侧活动套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热能回收管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稳定环,且稳定环的顶端与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宝莲,未经范宝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污水的能量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热交换管、环保气体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