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来源于苦参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9508.3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4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焦银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伊山万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5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孙进华;杜立军 |
地址: | 51802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前海深港合作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苦参 蛋白质 氨基酸序列 结瘤因子 受体植物 突变体 应用 氨基酸残基 编码基因 豆科植物 共生固氮 固氮能力 种蛋白质 基因 转录组 结瘤 苜蓿 蛋白 化肥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蛋白质,所述蛋白质选自如下(a1)或(a2):(a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的蛋白质;(a2):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为结瘤因子受体由(a1)衍生的蛋白质。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过苦参根部转录组中获得的苦参NFP基因,将该基因通过载体对苦参nfp突变体回补,使得回补的苜蓿nfp突变体具备结瘤能力,苦参NFP蛋白可作为结瘤因子受体,应用到受体植物中,以提高受体植物的固氮能力。在提高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效率,减少化肥的使用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物基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来源于苦参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豆科苦参属(Sophora)有大约50个种,其中有报道可以结瘤是20个种。目前文献关于苦参属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的详细研究很少。之前有报道苦豆子(Sophoraalopecuroides)可以与来自6个属11个种的根瘤菌共生。2015年,新西兰的学者从本地的苦参属植物分离到48个菌株都属于中慢生根瘤菌,同时拥有独特的结瘤基因nodC发育地位。这些都表明苦参属植物是共生混杂性宿主。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固氮是重要的氮循环的途径。根瘤菌可以通过侵染豆科植物形成根瘤,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氨。随着人们对苦参需求量的增加,采挖野生的苦参不能满足需求量增长的需求,因此,苦参的人工栽培片区逐渐成立,主要分布在山西、甘肃、宁夏、内蒙等地。苦参是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的一种豆科植物,能够通过结瘤因子受体蛋白NFP去识别根瘤菌,从而根瘤菌侵染植物根部进去形成根瘤,让根瘤菌在根瘤里面共生固氮。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是分布在亚洲东北部的药用多年生豆科植物。历史上苦参的根部被当做传统中药来治疗疾病。目前苦参的豆科植物特点可以被开发根瘤菌剂来发展可持续农业。尽管人们很早就认识苦参这种植物,但是却对于苦参的结瘤因子受体蛋白NFP信息毫无所知,这个蛋白对于识别苦参根瘤菌至关重要。这个蛋白突变了之后,不能与根瘤菌共生固氮,从而不能发挥共生固氮的能力。
在感知NF的过程中,LysM家族的两个成员被认为发挥重要作用:一是位于LysM I分支中包括百脉根的NFR1和苜蓿的LYK3;二是LysM II分支包括百脉根的NFR5和苜蓿的NFP。蛋白模型已经预测了受体蛋白与NF的结合位点,同时两个受体以纳摩尔水平浓度去结合NF。这个亲和力与激活共生信号尤其是钙离子振荡所需的NF的浓度一致。实验证明NFR1和NFR5对于根瘤菌的侵入同等重要,并且一起结合互作。但NFR5的胞内激酶似乎是无功能的,并且突变分析后也表明这个结构域对于侵染不需要。相反,NFR1有一个对共生信号至关重要的激酶结构域,并且有自我磷酸化能力。表明结瘤受体蛋白的激酶区是以多聚物形式发挥功能的,这种磷酸化转移的功能对于下游信号的激活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目前苦参中结瘤因子受体蛋白NFP的信息并未研究,从苦参中挖掘出结瘤因子受体蛋白NFP及其编码的基因序列,并将该蛋白质应用到其他豆科植物中,提高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率,减少化肥的使用,培育豆科植物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及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来源于苦参的蛋白质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蛋白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蛋白质选自如下(a1)或(a2):
(a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述的蛋白质;
(a2):将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且为结瘤因子受体由(a1)衍生的蛋白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
所述编码基因选自如下(b1)或(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伊山万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伊山万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5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