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89706.X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王国良;田占军;肖厚群;庾寅翀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大国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面板 交流充电桩 充电头 随车 鼻端部 前壳体 凹槽区 接插件 开放空间 向内凹陷 内凹陷 容纳腔 凸出的 下方向 避雨 获知 内嵌 美观 直观 容纳 醒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本发明公开的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通过巧妙设置前面板鼻端部,在提升整体美观程度的同时,有助于形成供放置充电头接插件等充电头组件的开放空间,为充电头组件提供充分的避雨措施。通过巧妙设置具有多种颜色的LED灯带,分别用于指示典型的工作状态,以便使用者直观、醒目地获知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当前运行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便携式交流充电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08112567U,主题名称为新型光伏5kW直充电车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的外部设置有车箱(2),且所述车箱(2)与所述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车箱(2)的内侧设置有车门(3),且所述车门(3)与所述车箱(2)铰接,所述车体(1)的右端设置有车前挡风盖(5),且所述车前挡风盖(5)与所述车箱(2)卡合固定,所述车前挡风盖(5)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棚(6),且所述遮雨棚(6)与所述车箱(2)固定连接,所述车体(1)的顶端设置有安装支柱(9),且所述安装支柱(9)与所述车体(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支柱(9)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7),且所述安装架(7)与所述安装支柱(9)焊接固定,所述安装架(7)的内侧设置有光伏板(8),且所述光伏板(8)与所述安装架(7)卡合固定,所述车体(1)的底端设置有车轮(4),且所述车轮(4)与所述车体(1)螺接固定,光伏板(8)的外侧开设有排污槽(10),所述安装架(7)的外侧开设有散热口(12),所述散热口(12)的内侧设置有散热片(11),且所述散热片(11)与所述散热口(12)卡合固定,所述光伏板(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然而,现有的提高随车充电便利性的措施较为有限,仍然难以接近或者拿到内燃机车的加油便利度。以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为例,该光伏充电车需要对车体进行较大范围的改装,从而将光伏板稳定、可靠地安装在车体上。然而,无论该种程度的车体改装是否符合现行的车辆管理相关规定,从用车舒适性、便利性、安全性角度而言,必将较大幅度改变现有的乘车体验,大幅占用车辆内外空间,不利于满足随车充电装置的集约化、便利化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用于7KW随车交流充电桩的前壳体组件包括前面板和LED灯带,其中:
所述LED灯带部分地内嵌于前面板;
所述前面板具有向外凸出的前面板鼻端部,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鼻端部的下方向内凹陷形成前面板凹槽区,所述前面板在前面板凹槽区进一步向内凹陷形成供容纳充电头接插件的前面板容纳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面板鼻端部相对于壳体防水密封圈的垂直距离沿前面板的铅垂线方向自上而下从极小值单调递增至极大值,再从极大值单调递减至极小值。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面板的一侧向内一体延伸形成LED灯带支撑部,所述LED灯带包括LED灯体、LED灯带电路板和LED灯带接线板,所述LED灯体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接线板用于承托LED灯带电路板并且与LED灯带电路板电连接,所述LED灯带电路板通过带垫自攻螺丝固定连接于前面板,所述LED灯体内嵌于位于前面板的带状凹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ED灯带具有4种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89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方法
- 下一篇:双电池包供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