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标签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0105.0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0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本嶋弘明;吉田达生;松井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区盐小路通堀川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标签 通信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以及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标签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更准确地进行针对位于特定位置的射频识别标签的操作。标签通信装置与具备发光部的射频识别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标签通信装置包括通信部、拍摄部及控制部。控制部获取位于通信部的可通信范围内的、一个以上的射频识别标签的标签识别符。控制部将发光指示发送给与所获取的标签识别符对应的射频识别标签中的至少一部分。控制部基于拍摄部的拍摄结果,判定拍摄部的拍摄区域内的、基于发光指示的发光部的发光有无。控制部在判定为有基于发光指示的发光部的发光的情况下,对发送有发光指示的射频识别标签进行规定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具备发光部的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标签(tag)进行无线通信的标签通信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所谓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指与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以读出所述RFID标签的信息,或者将信息写入所述RFID标签的技术,在各种产业领域得到利用。作为其一例,可列举针对生产线(line)上的物品的应用。即,对生产线上的各物品安装RFID标签,基于保存在所述RFID标签中的信息来对各种生产工序的推进进行监控、管理。
在此种应用例中,为了对位于特定位置的RFID标签进行操作,确定与标签通信装置进行通信的RFID标签的位置的技术变得重要。关于此点,专利文献1揭示了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来确定各RFID标签的位置的标签通信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6-010345号公报(2006年1月12日公开)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如上所述的以往技术中,由于因电磁波的反射产生的多路径(multipath)的影响,RFID标签的位置确定有可能变得不准确。其结果,有对并非位于特定位置的RFID标签也进行操作之虞。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标签通信装置,能够更准确地进行针对位于特定位置的RFID标签的操作。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标签通信装置与具备发光部的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其中,所述标签通信装置包括与所述RFID标签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部、对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范围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拍摄的拍摄部、及控制部,所述控制部进行:(i)获取处理,经由所述通信部来获取位于所述通信部的可通信范围内的、一个以上的RFID标签的标签识别符(identification,ID);(ii)发送处理,经由所述通信部来将发光指示发送至与所获取的标签ID对应的RFID标签中的至少一部分;(iii)判定处理,基于所述拍摄部的拍摄结果,来判定所述拍摄部的拍摄区域内的、基于所述发光指示的所述发光部的发光有无;以及(iv)操作处理,在判定为有基于所述发光指示的所述发光部的发光的情况下,经由所述通信部来对发送有所述发光指示的RFID标签进行规定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欧姆龙株式会社,未经欧姆龙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1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