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反冲洗的净水器反渗透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0205.3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 |
主分类号: | B01D61/02 | 分类号: | B01D61/02;B01D65/02;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赵蕊红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渗透滤芯 产水侧 有压力 反渗透系统 反冲洗 净水器 压力罐 碳棒 反渗透纯水机 产水水质 产水口 浓水 清洗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反冲洗的净水器反渗透系统,设置有反渗透滤芯,反渗透滤芯产水侧设置有压力罐,反渗透滤芯产水侧设置有压力罐和碳棒,压力罐和碳棒均与反渗透滤芯的产水口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压力罐,压力罐的纯水能对反渗透滤芯浓水侧进行清洗,时其盐浓度大大降低,直至和产水侧浓度相当或略高,由于膜两侧盐浓度均很低,可以有效防止盐渗透现象,解决了反渗透纯水机系统在开启时产水侧盐分过高的问题,使系统始终保证稳定的产水水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反冲洗的净水器反渗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市政自来水的水质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净水器,以保证饮用水的安全。
目前家用净水技术中广泛使用的还是反渗透膜技术,家用反渗透净水器在不工作时,浓水侧盐浓度相较于产水侧要高出20-100倍以上,在渗透压作用下,盐会从透过膜孔渗透到产水一侧,导致产水盐浓度升高。在下一次净水器工作时,这一部分渗透的盐会导致产水的某一阶段(一般是前100-300毫升水)电导率升高,根据数据表明,反渗透净水器停止工作24小时以后,初始出水TDS瞬间高达150ppm,高于进水时的TDS值130ppm,用户接的第一杯水通常达不到90%的脱盐率,反而有较高的钙镁离子,烧水时还会发现结垢现象。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可反冲洗的净水器反渗透系统甚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反冲洗的净水器反渗透系统,可以保证反渗透纯水机中的产水水质的稳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反冲洗的净水器反渗透系统,设置有反渗透滤芯,所述反渗透滤芯产水侧连通有压力罐。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反渗透滤芯产水侧设置有碳棒,所述压力罐设置于反渗透滤芯的产水口与碳棒之间。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反渗透滤芯原水侧设置有水泵,所述反渗透滤芯浓水侧设置有废水排放管。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原水口与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浓水口与废水排放管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设置有储水罐,所述储水罐的进水端与反渗透滤芯的浓水口连接,所述储水罐的出水端与水泵的进水端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浓水口与废水排放管之间设置有第一两通电磁阀,所述反渗透滤芯的浓水口与储水罐之间设置有第二两通电磁阀。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两通电磁阀为隔膜两通电磁阀。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设置有控制器,第一两通电磁阀和第二两通电磁阀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两通电磁阀和第二两通电磁阀均为常开状态,若水泵开启,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两通电磁阀关闭;若水泵停止工作,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两通电磁阀关闭。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两通电磁阀和第二两通电磁阀均为常闭状态,若水泵开启,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一两通电磁阀开启;若水泵停止工作,所述控制器控制第二两通电磁阀开启。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压力罐,压力罐初始状态时充满空气,在水泵工作时,产水侧的压力罐充满纯水;在水泵停止工作时,系统压力很快减小至零,而产水侧压力罐中纯水由于压力作用,透过反渗透膜向浓水侧流出,直至压力罐纯水完全排出,压力降为零,此时反渗透滤芯浓水侧由于纯水的清洗,盐浓度大大降低,直至和产水侧浓度相当或略高,由于膜两侧盐浓度均很低,可以有效防止盐渗透现象,解决了反渗透纯水机系统在开启时产水侧盐分过高的问题,使系统始终保证稳定的产水水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未经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陈小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