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井作业人员身份唯一性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0378.5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6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芯力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K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84 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判定 源标识 人像识别装置 唯一性检测 系统服务器 矿井作业 人员身份 卡识别 读取 作业人员身份 身份唯一性 唯一性 发射信号 放行装置 面部识别 身份信息 随身携带 准确率 比对 禁行 门禁 下井 队列 放行 携带 身份 员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作业人员身份唯一性检测系统和方法,其系统包括如下装置:能够屏蔽外界的有源标识卡的发射信号的屏蔽通道;用于读取通过屏蔽通道的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有源标识卡的信息的检卡识别装置;设置在屏蔽通道的出口处人像识别装置,用于对通过屏蔽通道的作业人员进行面部识别和比对,判定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系统服务器,用于获取所述检卡识别装置以及所述人像识别装置判定的信息,判定作业人员携带的有源标识卡的身份一致性;并判定作业人员的身份唯一性;门禁放行装置,根据系统服务器判定的作业人员身份唯一性对通过屏蔽通道的作业人员进行放行或禁行。本发明具有识别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能够提高员工队列下井的效率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安全作业技术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矿井作业人员身份唯一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对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安全日益重视,监管力度不断加强:《煤矿安全规程》第十三条要求: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入井检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必须掌握井下人员数量、位置等实时信息;第五百零五条要求:人员位置监测系统应当具备检测标识卡是否正常和唯一性的功能。《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第十七条,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中要求,各个人员出入井口应设置检验标识卡是否正常和唯一性检测的装置,并提示携卡人员本人及相关人员。《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要求必须坚持矿领导下井带班,确保员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严禁违章指挥。总之,要求各煤矿管理及监管部门能够动态实时的掌握井下人员准确数量、身份信息、分布情况。
随着各矿陆续安装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通过接收井下人员随身携带的有源标识卡发出的信号,目前基本能实现对出入井人员的自动检测及识别,通过加强入井考勤与工资挂钩管理,提高了入井人员携卡积极性;但是,由于验卡及唯一性装置配备不全,还没能彻底杜绝不带卡或携带坏卡入井现象;更严重的,部分人员为了增加考勤数量,多带卡、替代卡现象普遍存在。导致井下人员数量统计不准确,入井人员身份信息存有差错,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因此,必须加强入井人员检卡及携卡唯一性自动检测,彻底杜绝不带卡、带坏卡、替代卡及多带卡事件发生。确保考勤完全准确。
现有的唯一性检测方法主要有:员工通过队列方式依次通过唯一性检测装置,且相互之间保持适当距离,通过检测员工身上有源标识卡发送数据的信号强度指示即RSSI的个数判断是否有一人多卡现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源标识卡的信号发射距离很难统一,最长和最短发射距离可能相差10m以上,当前面的人经过唯一性检测装置时,如果后面人员的标签信号太强,则信号很容易被检测装置接收到,造成误判断。采用无源卡的方式,通过刷卡来判定唯一性。但无源卡需要主动靠近检测设备才能被识别,而下井需要携带相当多的工具,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识别速度快,识别准确率高,能够提高员工队列下井的效率的矿井作业人员身份唯一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矿井作业人员身份唯一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装置:
屏蔽通道,可供单人依次通过,且能够屏蔽外界的有源标识卡的发射信号;
检卡识别装置,设置在所述屏蔽通道内,用于读取通过屏蔽通道的作业人员随身携带的有源标识卡的信息,包括有源标识卡的ID和对应的作业人员身份信息;并根据识别到的ID数量判定作业人员携带的有源标识卡的数量唯一性;
人像识别装置,设置在屏蔽通道的出口处,并朝向所述屏蔽通道内,用于对通过屏蔽通道的作业人员进行面部识别和比对,判定作业人员的身份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芯力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芯力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锁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闸机及其检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