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森林用无人值守监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0641.0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5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远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许羽冬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麒***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监测终端 无人值守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光照强度传感器 温湿度传感器 森林环境 指标数据 传感器 森林 发送控制指令 发送 标准指标 环境指标 接收数据 控制指令 实时监控 无线网络 采集仪 检测 采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森林用无人值守监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首先采用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传感器用于接收远程监测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采集森林的各项环境指标,并将指标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远程监测终端;步骤二:远程监测终端,用于设置森林环境的各项标准指标,向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传感器发送控制指令,接收数据采集仪发送的实时指标数据,对森林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该新型无人值守监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实用性强,使用安装方法步骤简单,功能齐全,造价低,满足了使用中的多种需求,适合广泛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远程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森林用无人值守监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森林防护中多通过护林人员进行巡检,并且采用不同的环境检测仪器对森林内的环境进行检测,比如:光照强度、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检测效率低,工作量大,需要多人配合进行,当森林用无人值守时不能采用远程监控的方法进行有效监控,并且在森林防护效果方面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用无人值守监设备以及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光照强度、温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检测效率低,工作量大,需要多人配合进行,当森林用无人值守时不能采用远程监控的方法进行有效监控,并且在森林防护效果方面不明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用无人值守监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具体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首先采用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传感器用于接收远程监测终端发送的控制指令,采集森林的各项环境指标,并将指标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远程监测终端;
步骤二:远程监测终端,用于设置森林环境的各项标准指标,向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传感器发送控制指令,接收数据采集仪发送的实时指标数据,对森林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步骤三:在森林内安装360智能摄像机,使360智能摄像机的可监控区域覆盖整个森林;
步骤四: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传感器分别对应安装有报警器;
步骤五:在森林的外围设置安装消防栓,并且安装警示灯和夜间照明灯等设备;
步骤六:转换模块用于将控制模块接收的实时指标数据转化成标准化指标数据并发送给识别对比模块,识别对比模块用于将转换模块发送的标准化数据与环境各项标准指标进行比对,得出监控的结果并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的远程监测终端包括:第一通信模块、数据设置模块、转换模块、识别对比模块、控制模块、储存模块和数据显示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通信模块、数据设置模块、转换模块、识别对比模块、储存模块、数据显示模块连接;第一通信模块接收数据采集仪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的实时指标数据,所述360智能摄像机与控制模块通过4G网络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四中报警器与控制模块电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夜间照明灯采用红外线人体感应灯,并且定期对消防栓进行检修。
进一步地,所述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传感器与第一通信模块电性相连,且第一通信模块与远程监测终端电性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光照强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PM2.5检测传感器分别检测出森林中的光照强度数值、温湿度数值、二氧化碳浓度数值和空气中微粒小于2.5微米的颗粒浓度数值,将其数值传递到远程监测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远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远通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