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由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0984.7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81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军;张旭东;姜戎;郭锋;熊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5/28 | 分类号: | H04L45/28;H04L45/02;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由 信息管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路由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中主路由生成单元生成与TCP报文相关的路由信息,主路由生成单元向数据库单元发送路由信息和路由信息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是基于TCP报文确定的,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解耦,降低软件复杂性,提升主路由生成单元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路由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l,BGP)不间断路由(Non-Stop Routing,NSR)技术可以实现在设备故障时,确保BGP邻居不中断,BGP路由不中断,以提高系统可靠性。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硬件层面或者软件层面提高系统可靠性。以软件层面提高系统可靠性为例,传统的系统架构可以部署两个路由生成单元,两个路由生成单元包括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当主路由生成单元故障时,备路由生成单元可以接替主路由生成单元的任务。具体实现中,当主路由生成单元感知备路由生成单元上线后,主路由生成单元需要主动给备路由生成单元同步路由信息,由于需要同步的路由信息的数据量很大,同步期间将长时间占用主路由生成单元的系统资源,从而对主路由生成单元处理实时报文的性能造成影响。基于此,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相互耦合,软件复杂性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路由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将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解耦,降低软件复杂性,提升主路由生成单元的性能。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路由生成单元生成与TCP报文相关的路由信息,向数据库单元发送该路由信息和该路由信息的第一标识信息,其中第一标识信息是基于上述TCP报文确定的。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路由生成单元通过向数据库单元发送路由信息和路由信息的第一标识信息,实现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的路由信息的同步,无需主路由生成单元直接同步路由信息给备路由生成单元,可以将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解耦,降低软件复杂性,提升主路由生成单元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主TCP收发单元可以向主路由生成单元的至少一个备路由生成单元同步上述TCP报文。
在该技术方案中,主路由生成单元通过主TCP收发单元将TCP报文发送给备路由生成单元,无需主路由生成单元将TCP报文直接发送给备路由生成单元,可以将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解耦,降低软件复杂性,提升主路由生成单元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TCP报文的结束序列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标识信息可以为TCP报文对应的时间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路由信息是由主路由生成单元基于TCP报文生成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TCP报文包括路由信息的部分或全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路由信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备路由生成单元从数据库单元接收路由信息和路由信息的第一标识信息,并从主TCP收发单元接收TCP报文。备路由生成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TCP报文确定路由信息与TCP报文匹配之后,可以基于路由信息和TCP报文生成新的路由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备路由生成单元在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TCP报文确定路由信息与TCP报文匹配之后,基于路由信息和TCP报文生成新的路由信息,无需持续从数据库单元接收路由信息,可将主路由生成单元和备路由生成单元解耦,降低软件复杂性,提升主路由生成单元的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备路由生成单元根据第一标识信息和TCP报文确定路由信息与TCP报文匹配之后,可以停止从数据库单元接收路由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09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