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1975.X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4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梁栋;高业会;关天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华弘精密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F24H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阳阳 |
地址: | 116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温度控制技术领域。该加热装置以导热油为热载体,导热油炉通过每行的U型电加热管的首尾依次连通,每行两端的U型电加热管分别与相邻行两端的U型电加热管连通形成,U型加热管内设置防爆电加热器,并在防爆电加热器的发热管上安装折流板,使导热油在导热油炉内形成U型循环,并在导热油流道内部形成湍流,使得导热油受热均匀,提高了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设备温度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化工工业的发展,在加热系统中对热载体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即:安全运行、恒温加热、不允许被火焰直接供热。且现代生产设备的逐步扩大,需要的热负荷也越来越大。现有的热载体加热系统中常用电加热、蒸汽加热和导热油加热等方式,将热能传递给工件。
在电加热系统中,耗电量大、成本高、热能损失大,且电加热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出现过冲、温控滞后的情况,尤其在大型设备中当电流过大时容易产生局部高温和加热死角。
在蒸汽加热系统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水蒸气的压力急剧上升,18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力是1MPa,到了311℃时饱和蒸汽压力是10MPa,温度继续升高则对系统的蒸汽压力有更高的要求。这样加热设备及用热设备的换热材料、设备的压力等级、制造要求都将随之提高,并且系统结构复杂,危险性极大,投资费用高,管理不便。而且冷凝水的回收技术及装置在管理上都存在较大困难,同时热效率只能达到70%左右,当温度达到200℃以上时,用蒸汽加热已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在导热油加热系统中,导热油具有抗热裂化和化学氧化的性能。导热油作为工业油传热介质具有以下特点:可以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满足不同温度加热或冷却的工艺需求,或在同一个系统中用同一种导热油同时实现高温加热和低温冷却的工艺要求;可以省略水处理系统和设备;当操作温度在400℃以上时,导热油比另一类高温传热介质熔盐在系统操作的复杂性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
然而,现有的导热油加热系统采用储罐式加热,即将多支加热器直接插入储油罐中,导致罐内的导热油受热不均匀,存在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装置,解决了导热油受热不均匀,传热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加热装置,包括:第一导热油泵、第一供油口、第一加热系统、第一回油口、第二导热油泵、第二供油口、第二加热系统、第二回油口和储油系统;
所述第一回油口与所述第一导热油泵的入油端连通;
所述第一加热系统包括第一导热油炉;
所述第一导热油泵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一导热油炉的入油端连通;
所述第一导热油炉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一供油口连通;
所述第二回油口与所述第二导热油泵的入油端连通;
所述第二加热系统包括第二导热油炉;
所述第二导热油泵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二导热油炉的入油端连通;
所述第二导热油炉的出油端与所述第二供油口连通;
所述储油系统包括膨胀储液罐;
所述膨胀储液罐的出油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热油泵、所述第二导热油泵的入油端连通,所述膨胀储液罐的入油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热油炉、所述第二导热油炉的出油端连通;
所述膨胀储液罐用于在所述加热装置运行时且所述第一导热油泵或所述第二导热油泵缺少导热油时,为所述第一导热油泵或所述第二导热油泵补充导热油;或当所述第一加热系统或所述第二加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温度升高且导热油膨胀时,回收膨胀后多余的导热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华弘精密金属有限公司,未经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华弘精密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19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