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长寿命发动机冷却液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2238.1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5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许扬;朱雅男;汪玉瑄;徐小鹏;闫瑾;王清国;黄显臣;李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张岩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冷却液 铝合金 硅酸盐 传统发动机 特效缓蚀剂 长寿命 环保型 冷却液 乳化硅油消泡剂 衰变 二元脂肪酸 三唑化合物 一元脂肪酸 氨基己酸 腐蚀防护 去离子水 热稳定性 时间保持 无机酸盐 亚硝酸盐 重量份数 磷酸盐 多元醇 硅氧烷 环保性 磺酸基 硼酸盐 无机碱 有机型 氨基酸 染料 三嗪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长寿命发动机冷却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去离子水40‑50份,多元醇50‑60份,无机碱0.04‑0.5份,一元脂肪酸0.6‑1.1份,二元脂肪酸0.2‑1.3份,三嗪三氨基己酸0.1‑0.5份,氨基酸0.1‑0.4份,磺酸基硅氧烷酮0.1‑0.4份,三唑化合物0.1‑0.2份,乳化硅油消泡剂0.005‑0.01份以及染料0.005‑0.01份。本发明不含硅酸盐、硼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无机酸盐,改善了发动机冷却液环保性;采用有机型铝合金特效缓蚀剂,提升了发动机冷却液对铝合金的腐蚀防护效果,解决了传统发动机冷却液中铝合金特效缓蚀剂硅酸盐热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发动机冷却液具有抗衰变能力,能够长时间保持pH值,解决了传统发动机冷却液使用过程中pH值下降明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冷却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长寿命发动机冷却液。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液在更换、补加、故障泄露等情况下,与使用者及自然环境直接接触,而发 动机冷却液中的硼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重金属酸盐等无机酸型缓蚀剂对于人体及自然 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为降低发动机冷却液对人体及自然环境危害,需要开发环保型发动机 冷却液。
发动机冷却液作为车辆冷却系统中重要的工作介质,对于维持发动机正常工作有重要作 用。发动机冷却液在车辆冷却系统中流速较快,热稳定性较差的发动机冷却液在高温时易发 生结晶析出,使铝制部件产生磨损,并对叶轮、缸套等部位产生具大冲击力;pH值缓冲能 力较差的发动机冷却液随使用时间延长,防冻剂酸化,pH值下降,将引起金属腐蚀,影响 车辆发动机及其附件的正常工作。随着整车保养里程的延长,发动机冷却液寿命急需延长, 需要开发长寿命发动机冷却液。
发动机冷却液通常由基础液、防冻剂、缓蚀剂、消泡剂、缓冲剂、阻垢剂、着色剂等多 种组分组成。其中,缓蚀剂对发动机冷却液提升环保性及延长寿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关 于发动冷却液的文献报道中,缓蚀剂通常采用硅酸盐、硼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等无机酸 盐类无机物,多元脂肪酸盐类、芳香酸盐类、聚合酸类、氨基酸类等有机酸盐类有机物,唑 类、硅氧烷类等非有机酸盐类有机物。由于腐蚀防护机理不同、强碱弱酸盐的电离常数不同, 无机物较有机物具有更好的腐蚀防护能力及pH值缓冲能力,应用在大部分发动机冷却液配 方体系中。但硅酸盐热稳定性差,硼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不具备环保性,无法实现发动 机冷却液在改善环保性的同时延长寿命。因此,需要开发一种环保型长寿命发动机冷却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发动机冷却液环保性与制约寿命延长的热稳定性、pH值缓冲 能力之间的平衡问题,提供一种兼具环保性及长寿命的环保型长寿命发动机冷却液。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环保型长寿命发动机冷却液,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分:去离子水40-50份, 多元醇50-60份,无机碱0.04-0.5份,一元脂肪酸0.6-1.1份,二元脂肪酸0.2-1.3份,三嗪 三氨基己酸0.1-0.5份,氨基酸0.1-0.4份,磺酸基硅氧烷酮0.1-0.4份,三唑化合物0.1-0.2 份,乳化硅油消泡剂0.005-0.01份以及染料0.005-0.01份。
进一步的,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一元脂肪酸为异辛酸、异壬酸、新癸酸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二元脂肪酸为癸二酸、十一碳二酸、十二碳二酸的一种或多种组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氨基酸为谷氨酸、N-辛酰基谷氨酸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的,所述三唑化合物为苯并三氮唑、甲基苯并三氮唑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2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