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2441.9 | 申请日: | 201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1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绫大;小山真佑子;佐藤萌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9 | 分类号: | H01M4/139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晖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物质层 电箔 电极片 压缩 制造 涂敷 锂离子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 活性物质 成品率 高能量 电极 次品 极片 浆料 加压 冷却 制作 | ||
1.一种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在片状的集电箔形成有活性物质层,其特征在于,包含:
涂敷工序,将包含活性物质的浆料涂敷于片状的所述集电箔上,形成所述活性物质层;
压缩工序,使所述集电箔上所形成的所述活性物质层在厚度方向进行压缩,
将所述活性物质层冷却至一定温度以下同时对所述活性物质层加压来进行所述压缩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敷工序中,将包含所述活性物质的浆料间歇地涂敷于片状的所述集电箔上,在片状的所述集电箔的卷绕方向交替地形成所述浆料的涂敷区域和未涂敷区域,同时将所述集电箔沿着所述卷绕方向进行卷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敷工序中沿着片状的所述集电箔的卷绕方向间歇地涂敷所述浆料的方向、与所述压缩工序中沿着片状的所述集电箔的卷绕方向顺序压缩所述集电箔以及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方向为反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片状的所述集电箔的两面分别形成所述活性物质层,所述集电箔的两面的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形成开始点在片状的所述集电箔的卷绕方向上在所述集电箔的两面处于大致相同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敷工序中,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所述涂敷工序中的形成开始点附近的厚度形成得比所述活性物质层整体的厚度的平均值厚。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涂敷工序之后并且进行所述压缩工序之前的阶段,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所述涂敷工序中的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形成开始点起在间歇地形成的各个活性物质层整体的长度的4.4%以内的范围所形成的活性物质层的厚度,相对于从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形成开始点起在超过间歇地形成的各个活性物质层整体的长度的4.4%的范围所形成的活性物质层的厚度,以2%以上且5%以下的范围加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形成有所述活性物质层的所述集电箔插入一对辊之间来进行所述压缩工序,将至少一个所述辊的表面冷却至所述一定温度以下同时对所述活性物质层加压来进行所述压缩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工序中,在涂敷有所述浆料的涂敷区域的中央部对所述活性物质层以及所述集电箔施加的线压为0.1t/cm以上且0.5t/cm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工序中,进行冷却以使得所述活性物质层的表面温度为-5℃以上且15℃以下,从而进行冷压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用电极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工序中将所述活性物质层的密度设为1.65g/cm3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未经远景AESC能源元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24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