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NN的情绪特征分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3232.6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1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马玉良;曹国鲁;孟小飞;陈斌;武薇;范影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类 情绪特征 情绪 预处理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归一化 分类模型 脑电信号 神经网络 数据降维 特征提取 特征通道 维度模型 阵列形式 传统的 分类器 数据集 有效地 脑区 研究 样本 改进 探索 学习 | ||
1.一种基于CNN的情绪特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以Russell为代表的情绪维度模型,对评价指标按照要求的类别进行相应处理;具体为:
在以Russell情绪维度模型为参考时,每个情绪状态放置在一个二维平面上,唤醒度和愉悦度构成坐标轴两维;唤醒的范围从不活跃到活跃,而愉悦度的范围从不愉快到愉快;两种评价维度数值范围为1-9,数值越大则表示愉悦度跟唤醒度越高;
在DEAP数据集中,Labels表示受试者按照Russell情绪维度模型对当前情绪状态的评定,评定的数值范围为1-9,当分为两类情绪状态时,则将数值范围为[1-5)转化为编码0,将数值范围为(5-9]的转化为编码1,来表示两种情绪类别,得到CNN所需样本格式;
步骤2.根据情绪维度与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联系,选取四个电极位置的EEG信号特征,即DEAP实验装置中对应的F3,F4,P3,P4四个通道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
步骤3.对数据集中的data高维数据进行PCA降维处理,将数据降到40维,用降维后的特征样本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样本;
步骤4.将处理后的data和labels按照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10:1的比例进行分配,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处理的样本进行分类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NN的情绪特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情绪维度与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联系,选取四个电极位置的依据为:额区即F3,F4通道的脑电功率随着情绪极性和情绪强度变化而不同,正性情绪功率相对大于负性情绪功率,唤醒度强的情绪的脑电功率相对小于唤醒度弱的情绪;顶枕区即P3,P4通道的脑电波功率也会随着情绪强度和极性的变化而变化,负性情绪中,唤醒度强的脑电波功率小于唤醒度弱的,而在高唤醒度情绪里,正性情绪脑电波强度明显大于负性情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NN的情绪特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进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为:
yi=(xi-mean(x))/σ
其对原始数据的均值mean(x)和标准差(σ)进行数据的标准化,经过归一化处理后的数据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即均值为0,方差为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NN的情绪特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选取主要特征,具体为:
PCA的公式表示为:PX=Y;Y是X在新空间上的表示形式;P是一组正交基,是对原数据的转换矩阵;
其中X是原有的二维数据矩阵,而数据集样本data的格式是三维数据:40×40×8064,为实验次数×通道数×数据点,这里需要提取出二维矩阵进行降维,即对二维矩阵X:8064×40进行降维;
利用PCA求出转换矩阵P,m行,8064列;并根据P求得到低维特征表示Y,m行40列;通过选择前m个主成分作为特征,达到降维的目的;
选前m个主成分使其贡献率之和达到90%以上,这里m取40;即实验数据从8064维降到40维,最后得到Y’:40×40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2D阵列图像;那么有22×40共880次实验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其中22为试验者数量,40为试验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NN的情绪特征分类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对分配好的样本进行分类测试,具体步骤为:
4-1.参照MNIST数据集格式,将标签化的labels和降维后的data分别划分为训练样本跟测试样本,比例均为10:1,样本数据以40*40的2D阵列图像的形式作为卷积神经网络的输入;
4-2.C1层是一个卷积层,有100个滤波器,每个滤波器有5*5=25个unit参数和一个bias参数,这样每个特征图大小为36*36;
4-3.S2层是一个下采样层,有100个18*18的特征图;特征图中的每个单元与C1中相对应特征图的2*2邻域相连接;S2层每个单元的4个输入相加,乘以一个可训练参数,再加上一个可训练偏置;每个单元的2*2感受野并不重叠,因此S2中每个特征图的大小是C1中特征图大小的1/4,其中行跟列各1/2;
4-4.C3层也是一个卷积层,它同样通过5x5的卷积核去卷积层S2,然后得到的特征map就只有14x14个神经元,C3中每个特征图由S2中所有特征map组合而成;
4-5.S4层是一个下采样层,由5*5大小的特征图构成;特征图中的每个单元与C3中相应特征图的2*2邻域相连接,跟C1和S2之间的连接一样;
4-6.C5层是一个卷积层,每个单元与S4层的全部单元的5*5邻域相连;由于S4层特征图的大小也为5*5,这构成了S4和C5之间的全连接;
4-7.最后,最终连接的密集神经层的输出维数为2,每类一个单元,按照类别设置输出单元个数,即分类类别取决于输出神经元的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32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