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3372.3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0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发明(设计)人: | 相良秀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3/0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宋晓宝;陈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沿搬送路径搬送将长条状的第一基材的后端部与长条状的第二基材的前端部连接而成的连续体并从喷嘴供给涂布液来在连续体上形成涂布膜的涂布膜装置,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当基材连接时形成在连续体上的皱折。该涂布装置具有:支承辊,在搬送路径中的位于涂布液供给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上与沿搬送路径搬送的连续体接合并支承该连续体;照射部,沿者由支承辊支承的连续体的表面照射光束;受光部,隔着连续体与照射部相向配置来接收光束;以及皱折检测部,基于由受光部接收的受光量的变化来检测连续体上的皱折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沿搬送路径搬送将长条状的第一基材的后端部与长条状的第二基材的前端部连接而成的连续体并从喷嘴供给涂布液来在连续体上形成涂布膜的涂布装置及涂布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涂布装置,已知一种将在作为集电体发挥功能的金属等的导电片或表面上形成有金属薄膜的树脂片等长条状的基材通过辊对辊方式沿着规定的搬送路径搬送并在基材上形成涂布膜的装置。在该涂布装置中,为了连续地形成涂布膜,例如,如特开2014-46303号公报中所记载,准备两个将基材卷绕成辊状的原料,当一个原料中的基材的余量变少时,将基材的供应源切换为另一个原料。为了执行该切换操作,设置有具有切换基材的功能的基材供给部。在基材供给部中设置有卷绕基材的备用原料。然后,当基材的余量由于卷绕在一个原料上的基材从该一个原料中被送出而减少时,通过双面胶带等将从一个原料送出的基材与卷绕在备用原料上的基材连接来形成基材彼此接合的基材的连续体并搬送。由此,通过将从基材供给部供给的基材从卷绕在一个原料上的基材切换为卷绕在备用原料上的基材,能够连续地供给基材。
发明内容
如上所述,在连接两个基材的情况下,如后面详细描述的图4C所示,使从一个原料送出的基材的后端部与从备用原料送出的基材的前端部重叠,并且在该重叠区域内通过双面胶带等进行基材连接。此时,可能在连接两个基材的连续体中产生皱折。尤其,近年来基材具有薄膜化的趋势。例如,在使用铜箔作为基材来生产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池用电极的情况下,基材的厚度为几微米左右,两个基材的接缝(重叠区域)处容易形成皱折。
此处,若将形成有皱折的连续体搬送到从喷嘴供给涂布液的涂布液供给位置,则皱折可能会干扰喷嘴,连续体(基材)可能卷入喷嘴而断裂。此外,也可能对喷嘴的前端部造成损坏。因此,为了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优选,在将两个基材连接来形成连续体时检测形成在两个基材的接缝(重叠区域)处的皱折,并基于该检测信息使喷嘴从涂布液供给位置退避。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提供用于高精度地检测皱折的具体技术,而必须依赖操作者的视觉观察。换言之,通过操作者的眼睛确认接缝(重叠区域)来手动地将喷嘴从涂布液供给位置退避,而在确认了接缝通过了涂布液供给位置后,使喷嘴再次靠近来重新开始涂布。结果,不能在24小时连续自动生产的工厂中使用上述涂布装置。此外,由于基材的连续搬送是持续进行的,因此操作者的手动动作会引起相应的涂布损失,这成为导致生产效率降低的因素之一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沿搬送路径搬送将长条状的第一基材的后端部与长条状的第二基材的前端部连接而成的连续体并从喷嘴供给涂布液来在所述连续体上形成涂布膜的涂布装置中,能够高精度地检测在基材连接时形成于连续体中的皱折的技术。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是一种涂布装置,沿搬送路径搬送连续体并且在涂布液供给位置上从喷嘴供给涂布液来在连续体上形成涂布膜,该连续体是将长条状的第一基材的后端部与长条状的第二基材的前端部在连接位置上连接而成的,其特征在于,该涂布装置具有:支承辊,在搬送路径中的位于涂布液供给位置与连接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上,与沿搬送路径搬送的连续体接合并支承该连续体;照射部,沿着由支承辊支承的连续体的表面照射光束;受光部,隔着连续体与照射部相向配置来接收光束;皱折检测部,基于由受光部接收的受光量的变化来检测连续体上的皱折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未经株式会社斯库林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33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