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应用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93476.4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黄赛琴;黄福仁;刘伯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安特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29 | 分类号: | H01L23/29;H01L23/31;H01L23/538;H01L21/56;H01L21/76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晓琴 |
地址: | 351100 福建省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钝化保护 半导体芯片表面 多层薄膜结构 半导体硅片 半导体芯片 钝化层 衬底 应用 产品质量水平 高端电子产品 产品稳定性 多层介质 复合钝化 复合结构 区域形成 市场需求 依次设置 制备工艺 第三层 第一层 进口 加工 | ||
1.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半导体硅片衬底,所述半导体硅片衬底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第一层SiO2钝化层、一第二层PSG钝化层、一第三层SiO2钝化层、一第四层Si3N4钝化层和一第五层PI钝化层,所述半导体硅片衬底完成半导体芯片加工后,在该半导体芯片的表面需要钝化保护的区域形成SiO2-PSG-SiO2-Si3N4-PI复合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SiO2钝化层的厚度范围值为:800-1200nm,且采用热氧化生长工艺进行制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PSG钝化层的厚度范围值为:700-1000nm,且采用LPCVD工艺进行制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层SiO2钝化层的厚度范围值为:150-300nm,且采用LPCVD工艺进行制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层Si3N4钝化层的厚度范围值为:100-150nm,且采用LPCVD工艺进行制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层PI钝化层的厚度范围值为:3000-5000nm,且采用旋涂法和热处理工艺进行制备。
7.一种半导体芯片表面钝化保护的多层薄膜结构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半导体硅片衬底,所述半导体硅片衬底内设置有内部元器件或电路;所述半导体硅片衬底的表面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一第一层SiO2钝化层、一第二层PSG钝化层、一第三层SiO2钝化层、一第四层Si3N4钝化层和一第五层PI钝化层,所述半导体硅片衬底完成半导体芯片加工后,在该半导体芯片的表面需要钝化保护的区域形成SiO2-PSG-SiO2-Si3N4-PI复合结构,所述第一层SiO2钝化层、第二层PSG钝化层、第三层SiO2钝化层、第四层Si3N4钝化层和第五层PI钝化层将半导体芯片的表面和半导体芯片内的内部元器件或电路进行钝化保护;
所述第一层SiO2钝化层上开有掺杂窗口,通过所述掺杂窗口进行扩散掺杂形成内部元器件或电路;所述第一层SiO2钝化层、第二层PSG钝化层、第三层SiO2钝化层和第四层Si3N4钝化层上同时开有引线窗口,所述引线窗口上制备有正面金属薄膜,所述正面金属薄膜刻蚀后形成金属电极实现金属布线,所述金属电极在引线窗口处与半导体硅片衬底通过合金实现欧姆接触,所述引线窗口的金属电极延伸至SiO2-PSG-SiO2-Si3N4复合结构的台阶和引线窗口外的第四层Si3N4钝化层上,所述金属电极实现半导体硅片衬底的内部元器件或电路互连,所述第五层PI钝化层覆盖于金属电极表面和第四层Si3N4钝化层表面,所述第五层PI钝化层上开有引线键合窗口,所述金属电极通过引线键合窗口实现半导体硅片衬底的内部元器件或电路与外部电路互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安特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安特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347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安装型半导体电阻桥封装基板及封装工艺
- 下一篇:一种扇出型封装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