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94067.6 | 申请日: | 201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88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政;崔海亭;耿甜甜;黄夏洁;刘思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F23J15/06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栋然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实验室 工业生产 烟气 过滤 余热 回收 装置 | ||
1.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顶部的进烟管(23)、设置在进烟管(23)下端的烟道(40)、设置在烟道(40)侧壁上的出烟孔(41)以及设置在烟道(40)外侧壁的遮烟板(42),所述遮烟板(42)呈伞状,在壳体内设置有若干个喷淋板,所述遮烟板(42)对应设置在喷淋板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烟道(40)的底端出烟口处设置有烟盖(43),在进烟管(23)的上端连接有无叶式吸风装置(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下方设置有可抽式过滤板(44)和集水箱(45),在集水箱(45)上设置有出水接管和集水箱排污口(46)。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外壳(14)、内壳(24)、设置在外壳(14)内侧壁上的第一外肋环(25)、设置在内壳(24)外侧壁的内肋环(26)以及设置在外壳(14)和内壳(24)之间的挡板,在外壳(14)上设置有冷却水进水口和回流液进水口(15),挡板将外壳(14)和内壳(24)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冷却水仓和回流液仓,所述冷却水进水口与冷却水仓相连通,回流液进水口(15)与回流液仓相连通,所述第一外肋环(25)与内肋环(26)从上至下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肋环(25)和内肋环(26)均呈L形,其横板与外壳(14)或内壳(24)固定连接,竖板固定设置在横板的上方,第一外肋环(25)的横板位于上下两个内肋环(26)的横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外肋环(25)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外肋环(36),第二外肋环(36)位于外壳(14)的底部,其竖板固定设置在横板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第一挡板(29)、第二挡板(30)、第三挡板(31)以及第四挡板(32),所述回流液进水口(15)位于第三挡板(31)和第四挡板(32)之间,在第一挡板(29)和第二挡板(30)上设置有过水口(33)。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板包括上板(1)、下板(2)、外侧壁(3)、喷淋孔(11)、环向分隔挡板(7)、纵向分隔肋板(8)、冷却水进口(5)以及回流液进口(4);所述上板(1)、下板(2)以及外侧壁(3)形成流道空间,若干个环向分隔挡板(7)分布在流道空间内,相邻两个环向分隔挡板(7)形成液体流道,在每个液体流道内均设置有两个纵向分隔肋板(8),纵向分隔肋板(8)将液体流道分隔成冷却水通道(12)和回流液通道(13),相邻两个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12)相连通,相邻两个液体流道的回流液通道(13)相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5)与冷却水通道(12)相连通,回流液进口(4)与回流液通道(13)相连通;所述冷却水进口(5)和回流液进口(4)均设置在外侧壁(3)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缘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12)和回流液通道(13)的容积比为5:1,内侧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12)和回流液通道(13)的容积比为其外侧相邻冷却水通道(12)和回流液通道(13)容积比的反比,位于最内侧液体流道的冷却水通道(12)和回流液通道(13)的容积比为1:1。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或工业生产的烟气过滤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板还包括内环出液装置,所述内环出液装置包括内侧壁(6)以及设置在内侧壁(6)上的内环冷却液出口(9)和内环回流液出口(10),所述内侧壁(6)设置在上板(1)与下板(2)之间,上板(1)、下板(2)、外侧壁(3)以及内侧壁(6)形成流道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科技大学,未经河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9406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